□文/薛海春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曾因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奴宣言》、赢得南北战争胜利、维护联邦统一而成为美国民众心目中的英明领袖。他的一生就是在失败与屈辱中前进的。
林肯从小就在不幸中成长。母亲是私生女。父亲是无聊粗鲁而到处流浪的懒汉。林肯出生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家中一贫如洗,9岁时母亲终于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只活了35岁。
及至青年时代,林肯仍在苦难中挣扎。15岁时勉强上了一家私塾,每天早晚要走四英里的森林小路才能到达上学地点。买不起纸张,便用炭棒在木板上写字,等空白的表面上写满了字迹和图形时,用刀子刮掉一层,接着继续写。无钱买书,就借别人的书,找来各种各样的废纸抄写,用麻线缝好,做成一本自己的书。天长日久,有别于常人的性格特质开始表现出来,他开始写诗、散文,继而在报刊上发表。五年后他转到另一所学校,采取干活、学习两不误的不定期学习方式。在掌握了阅读能力之后便开始自学,无钱买书,只有借书,从《圣经》、《伊索寓言》、《哈姆雷特》到《独言宣言》、《美国宪法》,各式各样的书,各式各样的报地都看,在下田劳作的时候,把书本带在身上,抽空阅读。
这期间他学会了公开发言,当众演讲,结识了几位著名的律师,他们经常带林肯去15英里以外的法庭去听律师们辩论,这种“痴学愚行”受到父亲的严厉责罚打骂,这使他非常痛苦。
成人之后,林肯仍然没有走出困境。他种过地,伐过木,帮过厨工,干过船工,当过铁匠铺子的伙计,干过杂货店的店员,还当过一阵子邮递员、测量员,总之什么活都干,什么书都看。这时一位叫安妮的姑娘撞进了林肯的生活,两人一见钟情,心心相印,可未结合,安妮又突然病故,林肯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他的朋友说:“二十多年来,林肯没有一天是快乐的”。后来一位叫玛丽的小姐看上了林肯,订婚之后林肯还认为不合适,写信要求解除婚约,可女方坚决不同意,就在高朋满座举行婚礼的热闹时刻,林肯无奈地逃婚了,时隔两年林肯却又在犹豫而惊慌中与玛丽小姐完婚,他的朋友说:“林肯和玛丽结婚,只是为了道义上的责任,他曾对自己做过彻底的分析,非常明白自己并不爱玛丽,但是他又确实承诺过要娶她,在道义与幸福之间,他牺牲了后者。犹如一场噩梦,许多年的折磨、牺牲,他从此失去了家庭的幸福与安宁”。
一生都在失败与屈辱中前进。
1832年竞选州议员落选,连工作都丢了;1833年再次向朋友借钱经商,再次失败,后来用了17年的时间才把债务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1840年参加国会大选,资格被否定;三年后又落选;第三次方才当选;1848年欲连任国会议员,遭到失败;1854年和1858年两次竞选参议员失败;1860年一举当选美国总统,时年51岁。用林肯本人的话说:“虽然有过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有过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有过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对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
林肯这种精神不仅属于美国,应当属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