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卢茨七律”与逆向思维

2023年10月08日

□文/雷钟哲

卢茨在美国汽车界名声显赫,这不仅因为他一生献身于汽车行业,先后在通用、宝马、福特汽车公司担任要职,并使克莱斯勒走出危机取得辉煌,还在于他写了一本《胆魄:把克莱斯勒变成世界最热门汽车公司的七条商业法则》,提出了“卢茨七律”。——恰恰是这些似乎另类的商业法则,使得卢茨在业界声名远播。

简要说来,“卢茨七律”是:一、顾客并不总是对的;二、做生意的主要目的不是“赚大钱”;三、如果其他人都在那么做,那么别那么做;四、太讲究质量会毁掉你:五、财务控制是坏事;六、捣蛋分子是财富;七、团队协作并非总是好事。

“卢茨七律”是逆向思维的结果,闪烁着辩证的光辉,它是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人不敢想也想不出的东西。但凡成功的商界巨人,他们都有某些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即便不能石破惊天,也不乏睿智的光芒。正是这些特立独行的品质,造就了他们事业的成功。

“卢茨七律”的解读并不困难,现实情形中有大量的例子可供佐证。卢茨也举例说过,在市场调查中,如果有两种新车型让顾客打分,在满分是10的情况下,是投产得7.5分的还是得5分的?卢茨的意思是要注意数据背后的含义。得5分的可能有一半人打了9分和10分,另一半人打了0分和1分,这说明有的人狂热喜欢,有的人极端厌恶。而得7.5分的可能是每个人打了7分或8分,既不讨厌也不喜欢,这是他们的第二选择。在市场拥挤的形势下,所需要的正是打9分或10分虽然少数但却狂热的人。卢茨因此推出一款在调查中只有少数人喜欢多数人讨厌的车型,却让市场占有率提高16个百分点!

还有,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质量并非总是“第一”的例证。比如,顾客去买栗子,单就质量而言,那些个大饱满、色泽纯正上品,未必就是他们的首选。因为和价格比照,他们最终选定了质量适中的栗子。显然,这里质量并不是消费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是顾客真正的需求,它是一个所有消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类似的情况,在任何一个人头攒动的市场里,比比皆是。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正向思维,换句话说,我们对许多问题、尤其是已经人云亦云的问题更加的人云亦云,不愿或懒得问个为什么,不愿或懒得做进一步的思索与研究,不愿或懒得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让思维僵化与锈蚀。例如,不少企业热衷的文化建设,有多少人真正探究过企业文化的根本内涵呢?企业文化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实与真相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人类活动的本质和人际关系的本质等五个方面。而这些人所一窝蜂关注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是标志、着装、颜色、口号之类的“视觉符号”,而对其所代表的核心的价值观缺乏重视。IBM公司曾经要求员工着装一致,以此体现尊重客户的核心观念,久而久之,员工把统一的着装当成了企业文化,恰恰忘记了着装的核心价值是尊重客户。如此本末倒置的事情,真是不胜枚举。

然而,很少有人做过或愿意做这样的思考。所以我觉得,卢茨给我们最重要的不是“七律”本身,而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从非此即彼的僵化定式中解脱出来,找到一条鲜活的思维方向继而走出一条柳暗花明的成功之路来。

哲人说过,当一条路走不通时,转过身来,或许时空广阔的新天地就在眼前。管理亦是如此,当我们在管理的十字路口迷茫踌躇并意外走上一条死胡同时,我们为什麽不可以返回原地,逆向思维,迅捷行动,重新寻找一条通途大衢呢?

上篇:明星的“恋母情结”
下篇:是“春色”还是“秋景”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11/2004111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11/12/28559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