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不应鼓励弱势群体向灾区捐款

2023年10月06日

·严阳·

1月11日,著名房地产商、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向记者证实,他已经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赠了100万元人民币和一套价值180万元人民币的房产。潘石屹同时表示,捐款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真正有钱的人,可以多捐一点,能力有限的人,可以少捐一点,生活只能自保的人,则不必捐钱(据1月13日《成都商报》)。

潘石屹的这番话说得很实在,笔者也十分赞同。

我们知道,对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来说,尽管钱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但毕竟“底气”十足,即便是捐出数十万、上百万,也绝不会影响到生意和生活水平;相反,对那些属于弱势群体的人来说——比如城市的失业人群、农村贫困人口、孤寡老人以及贫困的大学生,捐款就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当印度洋海啸造成逾二十余万人遇难,数百万灾民急需救助时,我们理应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表达我们的关切之情,彰显我们的爱心。但是,对那些自己都需要别人扶助的弱势群体来说,一旦捐了款,生活又该怎么办?这是我们同样必须想到的。

“国际主义”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人类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但是,当我们充满热情地向身处灾区的异国人民捐款的时候,绝不应该对身边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视而不见。因此,笔者提议,我们的媒体不仅不该鼓励弱势群体捐钱,而且应该劝阻他们。

上篇:由百姓把“温暖”扔出门外谈起
下篇:真小人比假君子“可爱”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1/28/24512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