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28日
北国周末-焦点话题
02

真小人比假君子“可爱”

·屈超耘·

在中国,君子和小人,其价值大不相同。人们普遍对君子表示敬佩,对小人则表示鄙夷。

然而,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由于社会崇尚君子而小瞧小人,便有些实为小人的人,装做君子的样儿,混进君子之林,企图以假乱真,哗众取宠。于是,社会上便有了真小人和假君子。所谓真小人,是指那些虽然卑劣无行却赤裸裸毫无掩饰的人。而假君子,则是那些奸佞之徒头上却戴了一顶正人君子的桂冠或披一领正人君子的衣褂,道貌岸然。实际上他们和小人为同一品种,是一棵秧苗上结出的瓜,只是外表和颜色不同而已。

虽然真小人和假君子都是小人,都可恶,但真小人却有他“可爱”之处,这就是率真、坦白、真山真水无遮拦。《儒林外史》中有一个人叫夏总甲,他什么官也不是,什么职务也没有,因常在衙门外打点,“每日骑着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昏脑……从新年这七八日,何曾有一日闲,恨不得长出两张嘴来还吃不了。”就是这个社会小混混油子,走东家串西家,见人就这么表白:“俺如今倒不如你们务农的快活了,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们里三班六户哪一位不送帖子来,我怎好不去贺节?”你看,真是一个典型小人。但,从他的话里,却透出几分“可爱”来。他全身能亮,一言一语一招一式,都表现出小人的本色。对这种人,人们不用去揣摸,不用去猜谜,一听他的说话就知道是什么货色。相较之下,假君子就大大不同了。他骨子里是小人,表面上却装出一副君子气象。这种人中最典型者当数今天社会上的那些贪官污吏。他们“嘴里说的仁义礼智信,腰里带的连枷棍”,他们人面前是大唱高调,私下里却大搞贪污受贿卖官的勾当。就像湖北省天门市委前书记张二江,他在人前总是表现为清官模样,到处作报告讲风格、节操、做人,可一到背后却尽干脏事,竟奸淫妇女数十名,小到十几岁大到“知命”,是个典型的“公猪角子”。相互对比,你说夏总甲不是“可爱”多了吗?

说真小人比假君子“可爱”,更表现在政治风云变幻的关键时刻,那些平素间一贯隐藏得到家的假君子,就会露出真小人的嘴脸来。清朝政府第一任驻英法公使郭松焘,是位放眼世界提倡学习西方文明的先驱,自然就受到国内顽固派的反对。那些嘀嘀咕咕的真小人,整天价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可他一点都不怕,常常和这帮小人公开论战。但是,他最终了还是吃了假君子的大亏。这个假君子就是和他并肩作战的朋友刘锡鸿(刘是郭的助手,任驻英法副公使)这位刘锡鸿在郭先生和一帮子真小人论战的时候,是郭的支持者,很受到郭的信任。然而,当刘发现皇上对郭已经失去信任时,便检举了郭的“三大罪状”:一、游甲敦炮台被洋人衣(即穿西服);二、见巴西国王擅自起立(即见外国国王时起来,有失天朝威仪);三、听歌居然拿音乐单(即曲谱)。当郭松焘被革职时知道是刘锡鸿把他检举了,十分伤感地说:“我真是有眼无珠,竟把小人刘某当君子待。”

人在社会上,免不了和各色人打交道,自然就会遇见各式各样的小人,包括真小人和假君子式的小人。但是,只有亲身经历,才会知道真小人的“可爱”处。因为他们好认,好对付。而那些假君子,就一时难以认清,故往往会把狼当羊看。我有一位亲戚,“文革”前就当了不大不小的处级官员,手下有一位十分得力的干事。他对他信任极了,连夫人也不告诉的事都告诉他。谁知,“文革”狂风一刮,这位“得力的干事”,一夜出了他的20张大字报,说他曾骂过林副统帅。好家伙,这可是天大的罪哪!他从此便被关进了监狱,还差点被杀了头(因为他拒不承认,加之又是孤证,故没有被认定)。后来,上边解放干部他被解放出来。就在他即将重新走上领导岗位时,那人又来了,号啕大哭,说他当年的出大字报是受另一个人的支使(因为那人以前一直对我亲戚有意见)。吃一堑,长一智。当他看到这个假君子的表演时,便大吼一声:“滚,你这个假君子再不要继续骗人了。”

真小人和假君子都是小人,可真小人比起假君子来,真是“可爱”多了。朋友,你说对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