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伪药品”不实宣传陷阱多

2023年10月02日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来,一批存在夸大、虚假广告的保健品被国家有关部门相继查处。夸大疗效,名不副实,是许多“伪药品”的通病,手段可谓形形色色。

滥用性激素。据统计,一些营养口服液含有性激素,尤其是一些男性壮阳保健品,成分多含有雄性激素和中枢神经兴奋剂。这样的“保健品”只会“透支体力”,长期使用有害无益。而一些女性使用的调经、养颜产品,则大多含有雌激素。低廉的添加剂,再配上几种所谓的天然药物,精美包装后售以数十元一盒,实在可以称为“暴利”。

标榜“最新理论”。一种产品被推出后,常被冠以所谓的“最新成果”。在宣传广告中,各种号称“最新理论”的保健品层出不穷几乎都是夸大其辞。

捏造病例,宣传疗效。各大医院门诊、病房、病人和家属常会收到厚厚的一沓推销人员的各种“健康产品”的广告,里面的内容可谓“情真意切”,有“一位患者的日记”、“家属的感谢信”、甚至“病历摘要”等等。

打着所谓检测结果的幌子。一些药店、商场的保健品柜台,常有许多声称“免费诊断”的仪器,从“微循环”到“手纹知健康”无奇不有。大凡上前测试的消费者,无不被告之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然后则向其兜售一些保健产品。专家指出,这一类“会看病”的仪器,大多属于既无确切的管理规范,又无确切的科学根据的产品,消费者切莫轻易相信。 (罗志)

上篇:经济要发展官员要削减
下篇:空调冰箱将贴“能效标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2/22/22882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