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
据2月15日《中国商报》报道,10年前,河北省张家口市柴沟堡师范学校一批毕业生因为拖欠学费不能正常拿到分配工作的介绍信。为了不耽误同学们找工作,时任班主任的刘秀余老师给6名贫困生做了还款担保。可直到刘秀余退休这6名学生也不来还钱,导致刘秀余因为被扣工资而生活异常艰难。不得已,年迈的刘秀余走上了诉讼之路。直至今年1月24日,仍有一名学生拒不还款,70岁的老人又一次潸然泪下:“天下哪有这么没良心的学生?”
因为贫困而交不起学费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很普遍,这是助学贷款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但是,“学生既穷又缺乏诚信”的问题却使得这一政策在一些地方难以落实。这不仅会导致“再也没有老师愿出面为学生担保”的尴尬局面,由此而引发的社会信用危机则更为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