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春节刚过,各地人才招聘大集纷纷开张。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在今年山东等地举行的大学生招聘专场中,那些由人才管理部门和大学生毕业院校联合打造的“诚信人才”,成为招聘市场上的“抢手货”,其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
针对有些大学生为谋求一个较好的岗位,时常夸大业绩、编造简历的情况,自2004年初开始,山东省乳山市开始推出由当地人才管理部门和大学生毕业院校联合打造的“诚信人才”。在“诚信人才”的档案中,学生的各科成绩、在校获奖情况、参与社会实践情况、在校期间的品行情况等内容确保真实;另外,对于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诚信档案”中还列有其需要还款的时间和金额,以供其将来就业的单位监督。对于符合“诚信人才”条件的,由大学生毕业院校和人才管理部门共同在“诚信档案”中盖章,用人单位只要提取“诚信人才”的档案,即可了解到应聘人才的所有真实情况,无须逐个到学校查实,也不用担心聘到“以次充好”的“赝品”。
2月17日,在乳山市举办的新年第一场大学生人才供需见面会上,山东华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芳友通过“诚信人才”档案,很快找到了自己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他说:“人才交流会上的‘赝品’最让人头疼。有的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栏里,填写了外语、计算机、韩语等多个专业,有的甚至是同一个学校同一年的两个毕业生都在档案中说自己是学生会主席。遇上这样的情况,我们真是不敢聘啊!现在,只要一翻‘诚信人才’的档案,你是什么专业,有什么特长,符不符合我们需要,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