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原定4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加的活动,不想现场却变成了80多人,令组织、参与此次活动的人们吃了一惊。3月19日下午,在西安长安堡青松路社区内举行的一次活动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
据了解,这次帮教活动是由西安市总工会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行的社会助学知识援助行动的进一步扩展,让志愿者走入社区,与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结为义务帮教对子。而此次活动原定为40余名志愿者参加。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大部分的志愿者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帮教对子,纷纷与家长、孩子热情地交谈起来。人群中,一对母子和一名志愿者聊得正起劲,兴奋的表情感染了记者。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们,她和孩子的爸爸都是双职工,平时特别忙。两人文化水平也不高,儿子的功课大多辅导不了。现在好了,有了这些志愿者,她再也不用操心了。与她结对子的志愿者叫洪燕燕,是陕师大大一学生。她告诉记者,参加这次活动的初衷很简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一方面是想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参与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为社会做些贡献。在采访中,“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是洪燕燕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据陕师大学生会的王晨旭同学介绍,学校开展青年志愿者帮教活动已有4年了,今年是第8次。本着锻炼学生,服务社会的宗旨,几年来,志愿者们的服务已遍及整个西安市。到目前为止,参加社会助学知识援助行动的青年志愿者达1400余人,受助学生1059人次。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实习生 史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