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24日
社会新闻
02

警惕“包装廉政”

·火言·

如今,什么都可以包装,业绩不怎么样的企业经过一番包装就可以上市,一瓶凉水可能包装成名贵佳酿,一位普通的会唱歌青年经过包装可以成为著名歌手……看来包装的魔力的确不可小视。

由于腐败形势相当严峻,所以,廉政本应是官员必须做到的事情,现已成为一种“光环”,只要戴上这顶帽子,就会“畅通无阻”。当然,如若他真的廉政,那倒也罢,可有些人本来就是地道的贪官,却要把自己包装成清官,这就贻害无穷了,给反腐败增加了难度,是一种新的腐败动向。

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党组书记石发亮因收受贿赂,日前被河南省纪委开除党籍和公职,并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就是这样一个大贪官,案发前出钱找媒体报道其“廉洁形象”,蒙蔽了不少人。石刚上任的时候,大打廉政牌,大会小会言必谈廉政,有时讲到动情处,竟然眼眶湿润,令许多在场的干部深受感动。他的口号是:“一个‘廉’字值千金”。他在后面的会议中,还把这句话细化为“两个原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平时他显得平易近人,跟身边相熟的下属经常会开个玩笑,讲个段子。对于记者,更是十分注重,无论“微服私访”,还是去北京、香港招商,总喜欢主动邀请记者一起去。有时大的公路项目落成,总会大张旗鼓地安排下属组织宣传报道,有时甚至出钱找媒体整版报道自己。

贪官把自己包装成“清官”确实令人深恶痛绝,然而那些主动给贪官披外衣的人也难脱干系,另外也提醒大家,不要被贪官所利用,充当贪官的包装工具。所以,在反腐败时不但要善于揭开贪官的假面具,还要追究给贪官戴假面具的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