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 黄平安
在刚学识字的孩提时代,一次,在亲戚家看到一本无头无尾的连环画《三打白骨精》,我便被书中生动的画面和曲折的故事深深吸引。从此,书的魅力就像一颗磁石,吸引着我那颗童心。
但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十分匮乏的年代,我家从城镇下放到农村,吃穿都成问题,哪来的钱买课外书?好在我的学习成绩常常冒尖,父母偶尔用挤出来的几分钱给我买上一本连环画,算是对我的奖赏。时间一长,我的连环画多了起来,《鸡毛信》、《白毛女》、《艳阳天》等几十本连环画装满了我的小木箱。
上中学的时候,我读书的“胃口”越来越大,可学校没有图书室,我又无钱买书,内心十分痛苦。后来我决定向老师借书。当时我的语文老师是我的亲戚,我想向他借书该不成问题。我素来脸皮薄,当我鼓起十二分勇气向那位老师借书时,他却一口拒绝了我。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借书被拒之后,激发了我自己买书的动机。我当时在校寄宿,粮是每周末自己从家里带,菜是每餐五分钱一份。我把每周家里给的几角或一元买菜的钱省作买书用,而吃饭时常常以开水或是辣椒代菜。从那时起,我渐渐成了弱不禁风的“电线杆”,但却换来了《有趣的数学》、《天安门诗抄》、《咆哮的松花江》等几十本书。这些来之不易的书我一直保存至今。
参加了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我每年都要订阅或是购买一些书。几年前,我进了县城,买书更方便了,因此我的书挤满了整个书柜,令一些朋友羡慕,我心里也美滋滋的。一次,我向朋友说起借书的事,朋友竟有些“同仇敌忾”,怂恿我说:“找个机会,把那个吝啬鬼老师请到你书房,叫他开开眼界,也报一下那一书之仇。”事情真那么凑巧,一日,那位老师为了他儿子的一点小事找到了我家,在参观了我的新居后,在我的书房停了下来,他惊叹我的存书,感慨地说:“你从小就爱书,上中学时就到处借书……”
敢情他还记得那时的事!他可能以为我还在怨恨他,其实现在我不仅不恨他,而且还得感谢他,正是当初他拒绝了我,才激发我买了那么多书,读了那么多书,存了那么多书;也正是因为那次被拒绝,才使我渐渐懂得了:有时候被拒绝,未尚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