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雁子归时春满园

——安康供电局副总工程师段惠琳记事

2023年10月07日

段惠琳同志工作照

哪怕我的生命只有一分钟,也要将这一分钟化为微弱的烛光,照亮电力事业的一片天。段惠琳——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78年被招进安康供电局,先后任继电保护专责工程师、调度所副主任、调度所党支部书记、安康供电局副总工程师;曾获安康供电局“安全生产标兵”、“十佳共产党员”、“局内专家”,省电业工会“巾帼标兵”、“八五巾帼立功竞赛五能手”,安康市“十大女杰”等荣誉。

人生识字忧患始 矢志不移数十春

1978年,二十二岁的段惠琳怀揣着五彩斑斓的期翼来到了安康供电局,从这一刻起她就暗自下定决心——用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致力于安康的电力事业。但是面对承载着强大电流的一流设备和灯光闪烁、信息复杂的二次系统,仅有高中文化而无丝毫专业知识的她,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工作后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她把自己全部精力用来学习专业知识,并由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徒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变电值班员。由于她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79年被调至调度所从事调度运行工作。

这个时候她十分清楚,要更好的工作就必须“充电”。1980年,段惠琳考入陕西省电视大学就读;1983年,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回局,负责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万卷书的陶冶,万里路的磨折,帮助她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走在别人的前头、走在时间的前头,撇开常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力量之源泉便在于学习。就这样,季节在忙碌中交替、岁月在纸笔间流逝,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她从变电值班到调度运行、从远动维护到继电保护专业工程师、从普通工人到部门领导。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她总是争第一、求更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尝尽了无数的酸甜苦辣。

二十七岁那年,怀上孩子的她还没有来得及品尝到初为人母的喜悦时,丈夫就被单位派往外地学习,这一走就是整整四年。而她从事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才刚刚开始,这项工作技术性强、责任性大,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和工作上的巨大压力段惠琳没有向困难低头,更没有向组织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生完小孩儿刚满四十天,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她就毅然回到岗位上,忙工作、带孩子背地里她没有少流泪。当时的工作条件很差,电网所有计算全部是靠手工完成,往往一种方式、一种短路就要计算十几页甚至几十页,而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千变万化,短路点随时随地可以出现,所以整个电网的计算量大的惊人。为了保质完成工作,她经常是晚上加班干,节假日不休息干。

这四年旅程,被她视作一生的砥砺,不容自己有丝毫的懈怠。四年时间,在人生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对她来说那苦与泪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四年中她就是硬咬着牙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着对企业、对人民的一份真诚和执着。

莫道尽铁血 英雄也流泪

“有责任心,有头脑,有能力,有技术”局领导慧眼识珠,1996年4月,段惠琳因为出色的工作业绩,被任命为安康供电局调度所副主任,负责安康电网的调度运行管理和全局的继电保护管理及定值计算工作。在别人眼里,她是一个气质高雅、事业有成、充满阳光的女人,从她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她美满的家庭来看,她应该是个幸福的女人。然而作为女人,她的角色是双重的,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既要伺奉父母、孝敬公婆,又要照顾好孩子。在这一点上,她愧疚过,也流泪过,她的泪流淌着女人的天性,闪耀着彩霞般的丽晖。

“没办法,谁让我干的是这一行呢?”这是她常对丈夫说的话。是啊!电网事故异常是随时可能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安康电网结构非常薄弱,一遇雷雨大风停电事故常有发生。记得一个雷电交加的深夜,家里只有段惠琳和年幼的儿子。突然电灯一闪,周围漆黑一片,段惠琳来不及多想,丢下刚刚睡下的儿子,一路飞奔到调度大厅,指挥调度员处理事故,等到四下里又灯光闪闪时才猛然想起了儿子,急忙往回赶。走至家属楼单元门口就听见儿子的哭声,冲上楼才发现儿子坐在阶梯上被冻的发抖。原来是孩子被雷电惊醒,出来找妈妈,风把门锁上了,孩子被关在门外冻了两个小时,黑暗中孩子只能坐在那里哭喊。这个时候,段惠琳一把抱起儿子,紧贴儿子冰冷的小脸,怀里娇儿和愧疚的心情使她再也无法控制,任眼泪肆意流淌!她也想和别的母亲一样天天陪在儿子身边,感觉儿子成长的喜悦和欣慰;她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关心、牵挂她的亲人,也懂得天伦之乐、夫妻恩爱、父慈子孝的词语。但她有什么办法,她根本无法选择,只能在哭过之后抹掉愧疚的泪水,只能用更好的工作成绩来让儿子为妈妈感到自豪和骄傲,她相信儿子长大以后会体谅妈妈的。

就这样,她的青丝被一个个不眠之夜霜染;就这样,她的青春在丈夫“工作狂”的雅号中飞逝。2004年3月,段惠琳年迈的母亲病重住院,临终抢救之际她正在调度大厅忙碌,等她处理完工作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带着没能见女儿最后一面的遗憾永远的离开了。眼泪飘然而下,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令她不得不暂时收起悲痛向单位赶去。闻讯的同事们正准备赶去悼念,在办公大楼的电梯口遇到了她。行色匆匆、一身疲倦的她只是和大家点了个头就上楼去了。“唉!怎么就是这么个人,都这个时候了还来上班!”,“谁不知道她是出了名的孝女,可今天所里其他领导都不在,局里又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会……”人们在悄悄议论着。事后有人问她,她噙着泪说道:“慈母生前最疼的就是我这个老幺,她的离开我非常悲痛,可个人的事再重要也没有工作重要!相信我的母亲泉下有知,一定能理解我!”她是一个出色的供电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儿和称职的母亲,她把对人民、对供电事业爱的砝码重重放在了天平的另一边。

兢兢业业感神灵 直击癌魔撼群山

在段惠琳的日历上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超负荷的工作使她的身体每况日下。

2003年8月,周围的人都发现她身体日渐虚弱而且脸色蜡黄,然而她自己却总把大家劝她休息的话语当成耳旁风,从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2003年9月,在众人的劝说和家人的强制下,她走进了安康中心医院。一听要住院,她急得和医生理论:“我就是感冒有点发烧而已,吃些药就好了,不用住院!”医生实在拗不过她,只得答应她上午在医院治疗,下午离开。就这样她一早去医院打点滴,点滴一完,拔掉针头就赶往单位处理工作,到了下午还要坚持去参加中层干部培训,晚上在办公室审定继电保护定值单,一干就是很晚很晚。就这样一直拖到十月底,病情愈发严重了这才迫使她躺进了医院。不久便转院至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被确诊为十二指肠腺癌。“天呐!癌症?多年来,我身体一直很好,从来没有休过一天病假,这绝不可能!儿子刚刚考上大学,正是我甩开膀子干事业的时候,这……”一向坚强无比的她,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击蒙了。她找到医生询问:“有没有可能把化验单搞错了,我们重新化验一次好不好?”“这种可能为零,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做手术!”医生的回答使她仅残存的一点希望也被打破了,走出医院漫无目的的走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她泪流不断“世界多美好啊!我还什么都没做,就要离开了,怎么可以?我温暖的家、我可爱的儿子、我至爱的丈夫,我还欠他们太多太多,就要离开了,怎么可以?”流着眼泪,不知不觉间和爱人来到了兴庆公园,坐在湖边泪水不停的流淌,她呜咽着对爱人说:“我先不要手术,我怕做了手术就再出不了医院了,我要去旅游、去周游世界,我不要带着遗憾离开!”爱人一边开导她,一边拥着她往出走,因为他不愿让这满园即将败去的花朵影响妻子的心情。走到西安交通大学门口,一块2008办奥运的牌匾在段惠琳眼前豁然一亮,她提出要在这里和爱人照张相。就是这一张照片使得她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不,我不能这样,我一定要活着,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完,我不会就这样走了?我一定要活着,至少活到2008年去北京看奥运……”

决定勇敢挑战癌症的段惠琳不再流泪,她积极配合医生,在11月4日医院为她进行了十二指肠的全部和相关脏器的局部共五部分的切除手术。感谢上天!这例被医生称为普外最大的手术做的非常成功。令她想不到的是,纪委刘雄书记带着马放瑞局长的问候专程赶到,守候在手术室外;令她想不到的是,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同事们都不约而同的守候在电话旁等待着她的消息;更令她想不到的是,手术后第三天马局长就亲自来到了她的病床前,用了近一个小时询问病情,鼓励她勇敢战胜病魔。躺在病床上,她的脑子里是局领导的关心、同志们的鼓励和亲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暗自决心:“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再站起来,我一定加倍努力来回报这些关心我的人!”我自微笑对癌魔,尽违天意天奈何?之后的段惠琳,战胜了身体上的疾病,以搏击长空之势再次扬帆起航。

雁子归时春满园

2004年1月5日,手术刚刚两个月的段惠琳在众人惊讶的目光里又回到了她的工作岗位上。从癌魔阴影里走出来的段惠琳犹如出笼的大雁,她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好住院期间拉下的工作,全然忘记了医生的告诫、全然忘记了化疗的不良反应。而且,人们发现她工作比以前更加认真,敢抓敢管、一丝不苟;时间比以前更加珍惜,上班早到、下班晚走,谁能相信这样一位超负荷工作的人,竟是还需要定期化疗继续同病魔进行着生死搏斗的病人。这只大雁是在和时间赛跑,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智回报社会。

在2004年里,她一方面加大调度所职工的培训考核力度、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一方面主持完成了《安康电力系统调度规程》和《安康电网典型操作命令票》的修改编印、下发执行,并且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初拟了《安康供电局调度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所有的这些都将调度所的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4年8月,由于出色的工作和骄人的业绩,段惠琳同志被任命为安康供电局副总工程师。而每当人们问起这些时,她总会说:“我没有想到,我只是尽了一个员工的本份,而企业给我的却总是太多;我快速的恢复得益于我一直在工作,感谢领导没有让我“下岗”、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人;我无以为报,只有加倍努力工作。哪怕我的生命只有一分钟,也要将这一分钟化为微弱的烛光,照亮电力事业的一片天。”

居高声自远 非是籍秋风

国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死人,企业文化照亮人。”我觉得用在段惠琳身上再合适不过,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没有任何一个人管她、没有任何一项制度要求她,凭的就是那种主人翁意识、踏实敬业精神和事事追求完美的境界,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倡导的一种企业文化。有道是:大德无碑,大道无形。段惠琳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她的这种精神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却赋予了她更高的人格魅力。所有熟悉她的人都真诚地喜欢她,她住院期间不少人从百里之外赶来探望,更有人为之嚎啕大哭,这究竟是为什么?我想在我和她相处的几个小故事里,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故事一:认识

1998年我被分配至局调度所工作,业余时间里报名参加了全国高等自学考试,在考前辅导班里有一个最为特别的人——年龄最大、听课最认真、从不迟到,她就是段惠琳,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认识这位影响我一生的人。一同去听课,每每想偷懒时,我就感到有一位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人在看我。课间时,我问她:“这么大年龄,为什么还要选择如此难过的自考,不如去学个函授什么的。”她告诉我,没能走进大学校园是她一生的遗憾,所以她一直在追梦,同时她不愿混文凭,想真正学点东西。

2003年12月16日,是她生病以后我第二次去看她。我做梦也没想到,她一见到我就急切的对我说:“自学考试的主考院校,这几天在安排做试验!我身上只剩下一根管子了,你去学校和老师把情况说明一下,替我报个名,我要参加。”我当时心里只有两个字——想哭!化疗药物使得她已经瘦的不成人形,身上还插着管子。“你不要命了,我替你去做行不行?”“不用,我可以的,你只要替我报个名就行了!”她平静的回答我。我知道,我根本拗不过她,只有转身往学校走,那一天我真正认识了这个人。

故事二:佩服

段惠琳要求下属,特别是年轻人的严厉是出了名的。她经常会因为下属不能如期完成交待的工作任务,训得下属直哭。记得有一值调度员,在一次江北变110KV旁路开关带主变运行过后的恢复操作中忘了将旁路开关重合闸投上,虽然并没有造成任何的不良后果并且在第二天发现以后也及时投上了。但最终也难逃她的“法眼”,“不行,这样的违章决不能姑息,必须从严处罚!”她黑着脸,对所有的调度员说。所有的人都沉默了,按说这只是一件小事,而且这一值的调度员多年以来工作上也没出过大事,所有的人都认为批评一下,以后注意就可以了。可是,最终的结果是单独训话了、检查写了、款也罚了。

大家都认为事情就这样了,可是没想到在调度班的安全活动上,段总认真给大家讲了一课,告诉所有调度员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操作,如果不这样可能会带来的什么样的后果,最后语重心长的告诉的大家:“我和大家平时关系都处的不错,我也不愿意罚大家,我宁愿你们恨我也不能害了你们呀!”那一刻,无论是被罚的还是没被罚的都心服口服,敬佩之情由然而生。

故事三:感动

就是这样一位长期不图名利、铁面无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副总,却还要刻刻不忘自己是调度所的党支部书记,时时把下属的困难放在心上。2002年底,我的父亲因为烧伤住进了医院、母亲因为十多年的糖尿病下肢浮肿,而我本人又因为一些事情处理不当被搞的焦头烂额,一时间觉得整个天都塌了,情绪非常低落。虽然我还是正常在上班,可是这细小的情况仍然被心思细密的她发现了。她将我叫到办公室,亲切询问我出了什么事情。看着她和蔼的面庞、慈祥的眼神,那些压在心头很多天的烦恼之事如怒涛排壑,一古脑儿全倾诉出来!她仔细听完之后,悉心的开导我并帮忙想办法,还发自肺腑的对我说:“千万不能因为个人的事情影响的工作,你还这么年轻出了问题可不得了,我也不愿意看见痛心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

谈完了话,令我一家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她居然和她的爱人一起来到医院探望我的父亲,我只是调度所里再普通不过的职工,她竟然能够这样做。更令人意外的是,她为了我事情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并用她自己的人生阅历、感受教导我该怎么做,当她告诉我她努力的结果时,我泪如泉涌,有一种想拥抱她的冲动,就像拥抱我自己的母亲那样。

段惠琳之“最”

在稿子即将完工之时,我又一次来到了段总的家里并拨通了她儿子的电话,和她们一家三口话起了家常。交谈之中发现了她的几“最”,放在文章的最后与大家共勉!

自己——最害怕的事是:领导让我休息不让我工作。

丈夫——工作是她最大的快乐。她是工作快乐着,快乐工作着。

儿子——家里最多的就是她的手稿,她是最忙、最累的母亲,因为有她我“痛并自豪”着。

无须再多说什么,我想这几句话足以说明段惠琳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人与草不同,那就是因为人的生命要活得有价值。现在的段惠琳面对荣誉与褒奖,没有丝毫放松,没有一点陶醉,只是感到任重而道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谁最美,谁最累!……”

上篇:我省茧丝生产准备好了吗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4/2005042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4/26/26384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