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丽梅
风雨人生,同行如云,但始终陪伴我的,只有书籍。
小时候家里很穷,勾起我胃口的只有爷爷的一箱书。爷爷的书全藏在两口大大的樟木箱里,置放在阁楼上。每到晚上,那年我12岁,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缺书的年代,爷爷的书成了我最好的精神食粮。
乡村的夜格外静谧,油灯下,我专心致志地读。我每读完一本书,爷爷就要我谈体会,讲对了,他就含笑点头赞许,讲错了或是不完整,便耐心地纠正或补充。渐渐地长大了,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格林兄弟的童话和普希金的桷树林,就考上了大学,攻读政教专业。床头的书中,文学类的位置逐一被挤占,星星一般冒出了《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第三次浪潮》。后来我当上了系里刊物编辑,把课余的精力全用在那刚诞生的《哲学园地》上。撰文编稿,不亦乐乎,毕业后打道回府的时候,令人头痛的事出现了,床下的书竟然有两大箱,我一本也舍不得丢掉,只好花了一个月伙食费把他们全部托运回家。
如今,我拿粉笔生涯已经十多年了,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我和书的情分,虽已不再似学生时代那般浓烈,然而却更加深厚、执着、凝重,这些岁月,我在教书之余,始终坚持读书,读专业书、读名著、读教育理论等。
床头的书换了一茬又一茬,换不去的只有书带给我的正直和勤奋,无论经历何种困难与挫折,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安慰。
与书相伴,其乐无穷,尽管衣带渐宽,尽管囊中羞涩,我虽不想充当与世无争的清高者,却渴望实现实在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