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自传中的谐趣
陆家林
名人写自传,自我评价多谦抑之词,且常以游戏笔墨出之,读来别有一番情趣。
文豪老舍,四十岁时写下的一篇自传,堪称妙趣横生:“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日忘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奖为荣,不甘于贫贱也。二十七岁发奋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获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
诺贝尔的自传仅有八十字,短小精悍,让人读后趣味无穷:“啊,诺贝尔呱呱坠地之时,小生命差点断送在仁慈的医生手中。主要美德:保持指甲干净,从不累及他人。主要过失:终身不娶,脾气不佳,消化力差。惟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罪恶:不敬鬼神。重要事迹:无。”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在六十六岁时自撰《墓志铭》,独特有趣,一气呵成:“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字里行间中旷达胸襟,幽默气质,令人忍俊不禁。文中“中生学,副教授”是称自己学历低,自学成才;“派曾右”,即曾罹右派之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