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国企业走出去千万别当“棒槌”

2023年10月02日

几年前,当我们看到美国巴林银行的某位高管把银行搞垮之时,我们头一次听说什么叫“金融衍生品”。如今,在中航油事件中,陈久霖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石油衍生品”,而且知道了这个东西可以让一家大型国企翻船。

如果不是因此陈久霖出事,许多人恐怕不知道中航油在新加坡有那么大的买卖。不过,这倒也符合中国企业这些年“走出去”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声张,低调出击。正如德国一家企业收购中介公司的经理评价的那样:当年成吉思汗的大军是在震天杀声中进入欧洲的,而今天中国企业来得无声无息。然而,中国企业再低调,一旦走出去,就要融合到当地的环境之中,要与当地人做生意,要按当地的、或者说按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去做事情。此时,如果你违规了,惹出麻烦了,全世界的人都盯着你,你想低调也不成。陈久霖的黄皮肤、黑眼睛的大幅照片不是已经公开暴露在海外公众面前了吗?

在没有充分证据证实的情况下,我们似乎不能简单地将陈久霖归入贪污腐败者之中。也许,正如陈久霖自己分辩的那样,他是想通过石油衍生品交易多赚些钱,为自己的“政绩”加分。在他失败的交易过程中,人们确实看到了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中的漏洞,看到了在缺少监督下一个高管滥用职权的可怕。但另一方面,人们也看到了一些走出去的企业家们对国际游戏规则是多么的无知。陈久霖曾经承认,他对石油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其实缺乏最起码的常识,自己“太相信别人了”,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的投机交易明确设定一个风险上限。因此,当风险来临时,他已无计可施,大错已经铸成。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仅是企业发展多元化的策略选择,不仅仅是寻找能源、或寻找新的销售渠道的内在需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种趋势,是主动性的挑战。这一挑战的成功,将确保中国的和平崛起,并将由此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格局。

毋庸置疑,有挑战,就会有应战。尽管我们的企业家对此可能估计不足,以为自己是在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的氛围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在那些传统强国的心目中,在那些既有的利益集团的心目中,中国的崛起是一种威胁,对付来自中国企业的挑战绝不会掉以轻心。因此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想买的东西,花多少钱可能都买不到,中国人不想要的东西,人家偏偏硬要卖给你。在公开的场合,人家会用国会听证、安全审查、特殊保护、“绿色壁垒”等等的手段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设置一道道门槛;在暗中,各种各样的交易手段、操盘技巧、合法但不合情理的招数,甚至干脆就是违法的勾当,形成了一个个风险陷阱。据西方媒体透露,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的过程中,每到谈判关键时刻,总有机密内容被泄露,导致优尼科的股票大涨,中海油收购成本猛增。以此推论,假如某些资本高手碰上陈久霖那样的“棒槌”,恶意串通搞他一下,也并非没有可能。

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和价值观与某些西方人有差异。比如说,我们眼中的“天下”是和平的、大同的,我们想要走出去,也是“协合万邦”,互通有无,友好相处。但在某些西方人看来,原有的世界格局不能打破,中国人走出去就是动了他的奶酪。面对这样的认识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矛盾,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学会认识全球化的新特点,学会从自由贸易到石油衍生品交易风险等等的相关知识。《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作者在他的新作中说:千万不要轻易说这个道理我懂,这么说就说明你依然惧怕改变自己。这个告诫,是很善意的。 (初建)

上篇:未验收就卖房“只因住户心急”
下篇:有本事更要守本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7/2005070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7/04/22670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