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秦巴腹地战洪图

——武警陕西总队安康市支队平利县中队官兵抢险救灾纪实

2023年10月04日

8月15日至20日,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安康市平利县普降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1米多厚的泥石流涌进县城……

古仙湖水库告急!县城告急!20000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告急!

危难之时,武警陕西总队安康市支队平利县中队受领了抢险古仙湖水库和撤离群众的任务。

就是手脚泡烂也要泄洪

就在全县人民和紧急赶来的20名官兵投入紧张救灾的时候,因山洪导致水位暴涨的古仙湖水库,又成了悬在平利县城2万余名群众头顶的一把“利剑”。水库大坝一旦垮塌,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16日上午9时35分,武警平利县中队长吴建国带领10名官兵冒着倾盆大雨紧急赶赴距县城4公里的古仙湖水库,执行人力提闸泄洪任务。在通往古仙湖堤坝时,中队长吴建国突然脚下踩空,整个人摔至约3米深的山谷里。当几名战士将他从山谷救上来时,他的左手被树枝划破,流血不止,为了鼓舞官兵士气,他强忍着疼痛,简单地说了声:“没事,小心点,继续前进!”。

看着洪水漫过大坝犹如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奔腾而过,坝体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先期赶到的安康市市长刘建明会同有关县部门领导和水利专家制定了应急方案。只听,刘市长一声令下,10位官兵迅速将背包带缠在腰际后手挽着手,趟着漫膝的洪水向距100米的闸道移动。水位在不断上涨,流量越来越急,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或因一脚踩空而掉下大坝的危险。可以说,官兵每前进一步都是与死神的一次亲密“接吻”,但他们毫不胆怯,义无反顾,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

一分钟、两分钟……官兵们的手被磨出了血泡,膀子抡得生疼,可他们咬紧牙关,继续坚持。

11:20分许,在现场专家组的指挥下,4道闸门终于被官兵全部打开,憋足劲的洪水犹如脱缰野马,狂泻而下。

群众安全第一

就在吴中队长带人提闸泄洪的同时,古仙湖水库下游的磨石沟村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600余名群众被困。中队司务长张锋受命带领10名官兵赶赴磨石沟村帮助群众撤离。

面对蜂拥而来的泥石流,村里的群众舍不得千辛万苦创建的家业。对前来帮助的官兵不理解、不配合,死守着自己的家园不愿离开。号称“一根筋”的村民吴军,起初,任凭官兵怎么劝说,他非但不愿离开自己的家,还出言不逊:“这是我的家、我的事,我想咋样就咋样,你们管不着,别管我!”说完就把战士刘刚往外推。后在刘刚的耐心劝说下,吴军终于同意撤离。

为了确保村民全部安全转移,官兵们挨家挨户仔细搜寻,看是否落下老人和小孩。司务长张锋看到一家村民房门已被泥石流死死地给堵住了,一位不到4岁的女孩正在绝望地嚎啕大哭,母亲满脸泥浆,手拍打着窗户,嘴里不停地喊道:“子弟兵,快救我们!”官兵们几次试图推开房门,均告失败。此时,随着雨水的不断加大,泥石流也越来越急、愈积愈厚,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不但救不了这母女俩,而且4名官兵也将被泥石流夹裹或冲走。情急之下,张司务长带领4名官兵一起向铁门撞去……突然,一块被泥石流夹裹的石块先是击中司务长的大腿,继而碰击到身旁的战士邵强,强烈地疼痛让两名官兵差点支撑不住。一下、二下、三下……房门终于被撞开一条小缝,一厘米、二厘米……终于母女俩被官兵们从门缝里拉扯了出来。

洪水不退官兵不撤

截至笔者发稿时,大雨仍在继续,古仙湖水库警戒水位仍居高不下。由于不少村民认识不到灾害的危害性,想返回家中,官兵在一边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一边保持高度警戒。

洪水不退,他们不撤,这是武警平利县中队官兵面对严重洪涝灾害立下的铮铮誓言。如今,虽然官兵们已在抢险一线坚守了四天四夜,但他们没有一个叫苦喊累,随时准备执行更大更重的抗洪抢险任务…… (贺军荣 吴礼琪 李奖殿)

上篇:涨价阴影下的我省交通运输业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8/20050822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8/22/23420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