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榆林市9公里的南郊,有一座花园式的现代化工厂,她就是全国大型甲醇生产企业-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然而在1992年她只是一个不足300名职工的市属小厂。职工说他们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领头人马宏玉。
马宏玉,1962年出生,现任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1998年,企业陷入亏损之中,年仅36岁的马宏玉走马上任,作为企业的掌舵人,他大胆创新力主改革,企业几年内跨了几大步。
他带领榆天化全体员工1998年-2000年完成企业三年改革脱困工作,实现利税1635万元;2003年组织完成10万吨技术改造,创造了全国甲醇行业当年设计、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奇迹,甲醇产量居全国第三;2004年组织完成20万吨技术改造,创造了六项全国第一,甲醇产量达43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创造性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四新成果,对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投入不到300万元,甲醇产量由9万吨增加到12.8万吨。消耗大幅下降,甲醇生产技术国内领先,产品质量达美国AA标准。
为了抢抓省市“三个转化”和榆林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战略机遇,针对公司实际,结合榆林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煤气结合和甲醇深加工结合的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路子,提出30万吨甲醇和15万吨醋酸联产项目。在他的全力推动下,目前制约项目的各项技术难题被一一攻破,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企业已累计上缴税金近2亿元,成为榆林市属最大工业企业。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