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枕边钟”能治腐败吗
·吴杰·
兰州市组织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家庭助廉教育会议。全市各县区党政班子成员和人大、政协等主要领导的配偶,市直各部门、单位和市县(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主要负责人的配偶,共同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枕边钟》。之后,260多名领导干部的配偶代表家庭郑重地在家庭廉政公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约定夫妻双方相互教育,营造廉洁家风。
其实,让领导干部的配偶在家庭廉政公约中充当“纪委书记”角色,这类举措在全国已不是什么新闻。实施这种家庭监督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目前尚无确切的信息反馈。不过,笔者心中始终有些疑问:究竟有多大效力,会不会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
再说,领导干部每天都在接受警示教育,知道的正、反典型案例并不比配偶少,报纸、电视、会议、文件比配偶说得更透彻,要论个人前途、儿女情长、家庭幸福之类的道理,领导干部更是不需要人教。倘若配偶在家里地位低下,说话的“分量”可想而知,更不要说阻止其为所欲为了。即使某些配偶廉洁意识强,说服能力也强,但对于权力观和价值观错位的领导干部来说,对“枕边风”未必言听计从,也未必会悬崖勒马。
签订家庭廉政公约,让领导干部的配偶少吹腐败的枕边风,多敲廉洁的枕边钟,可能会起一定的自警作用。其出发点是好的,但真要把防腐的期望都寄托于领导干部的配偶,无疑是主观“幼稚”,是一种反腐“乌托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