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胡冬梅
父亲摆了一个摊,专门卖瓜子,生意很不错,平均一天有几十元利润。自从父母都下岗后,我们一家人的生活,都指望这个瓜子摊。
有一天,父亲病了,母亲也没有空,我只好走马上任去卖瓜子。我问父亲:“我们的瓜子卖多少钱一斤?”父亲说:“最后要卖五块钱一斤。”
我想尽量多卖一些瓜子,好让父亲高兴,就在瓜子摊上插了一个纸牌,纸牌上写着“优质瓜子,每斤五元。”我们的瓜子确实很好,而每斤五元也是全市最低价了。我原以为,这么好的瓜子,卖这么低的价钱,顾客一定会抢着买的。可是,我摆了半天,居然一斤没有卖出去。好不容易等来一个顾客,她看了看瓜子,又吃了两粒,问:“四块钱一斤卖不卖?”我生气地说:“这么好的瓜子,四块钱一斤你卖给我吧。”顾客撇撇嘴说:“不卖就不卖,生什么气?”
顾客说得对,卖东西怎么能生气呢?接下来只要有人从摊边走过,不管人家买不买瓜子,我都笑脸相迎,热情地招揽生意。可任我怎样热情,顾客依然不喜欢买我的瓜子。结果,我摆了一天摊,只卖掉十多斤瓜子,算算那利润,刚好够付一天的摊租。
收摊回家后,我泄气地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呢?”父亲说:“不是你倒霉,是我忘记告诉你了,那瓜子要分成几堆,每堆标不同的价格,每种价格不能标整数。”我奇怪地问:“明明是一样的瓜子,为什么要分成几堆卖,还要在标价上搞这么多名堂?”父亲说:“明天你再去卖一天就知道了。”
第二天,我又去卖瓜子。我按照父亲教的办法,把瓜子分成三堆,标上每斤五元三角、六元二角和七元四角三种价格。真是神了,摊子一摆开,就有人围过来要瓜子。顾客们把三种瓜子对比着看,叽叽喳喳地议论,都说五元三角一斤的这种瓜子,跟六元多一斤的和七元多一斤的瓜子好像没多大差别,于是很高兴地买了五元三角一斤的瓜子,看他们得意洋洋的样子,好像占了天大的便宜。有些顾客跟我讨价还价,要求把五元三角一斤的瓜子降到五元一斤。这回我学精了,我说:“这种瓜子不能减价了,另外两种还可以讲。”结果,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我把七元一斤的“那种”瓜子,以六元六角一斤的价格卖给这些顾客。这些顾客比买了五元三角一斤的瓜子的那些顾客还要高兴。
一天下来,我卖了两百多斤瓜子。父亲夸奖说:“你比我还会卖瓜子了。”可是,我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