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安
一个关于书房的梦,她好长好长,一做就是整整三十年。直到去年秋,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房,从此,那些跟随我漂泊多年的书籍终于有了归宿。
还是枕着故乡明月的童年时代,我那一串五彩缤纷的梦中,有一个梦就是有朝一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我自幼好书,但因为家里穷,一日三餐尚且困难,又哪来的钱买书。好在那时的书极便宜,九分钱一本的连环画,三角钱一本的《故事会》,我还是用节省下来的硬币买了不少。书一多了,就想找个地方集中保存起来,可是费尽周折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后来母亲为我找来了一只小木箱,小归小,但终究可以存书,令我高兴了好久。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在乡村小学当起了“孩子王”。山里无电,书便成了我唯一的精神食粮。因为书便宜,所以我每年都要订几份杂志:《十月》、《钟山》、《人民文学》、《当代青年》,还为女友订了一份《女友》。同时,每次进了县城,书店必去不可,在琳琅满目的书海里挑挑拣拣,最终还是买上两本。年复一年,书多起来了,小书箱里早已装满了连环画和童话集,这些书往哪儿搁啊?望着桌上、枕边、床下到处都有是书,我想,要是有个书柜、有间书房那该多好啊!时光流逝,岁月悠悠。几年后,我终于做了一个崭新的书柜,乳白色的外表,宝石蓝的玻璃,把小小的书柜装点的像模像样。有了书柜,方便多了,我把散落在家中角角落落的书来了一次“大搜捕”。然后分类入柜。然而,由于我工作频繁调动,居无定所,每搬一次家,都要把一些旧书或是暂时不用的书送给他人或是当作废纸卖掉,这真是忍痛割爱!由于个人没有住房,只好卧室、客厅、书房三位一体,使我这个爱好看书写字需要安静的人感到极为不便。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于是,一间书房的梦想在我的梦乡里一次次重复着。
近年来,随着职工加薪和贷款降息,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和许许多多的家庭一样圆了住房构。在崭新的居室里,我选择了一间光线明亮,视野开阔的小屋作为书房,挂上落地式淡雅的窗帘,摆上绿意盎然的文竹和吊兰。凭窗远眺,天高气爽,云卷云舒,汉江澎湃,远山空蒙,一如范仲淹于春和景明之时登岳阳楼,令人心旷神怡,荣辱皆忘。夜晚,虽处闹市,但我将喧嚣和浮躁统统关在窗外,一头扎进我那温馨而秀逸的书房,要么在书山报海里遨游,要么在方格纸上涂鸦,其乐融融。
有书房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