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清华 张新峰
据笔者了解,能享受“专车”待遇的,国家有明确规定。但目前不要说县里的领导,就是一些福利较好的县局,每一个局领导都有“专车”。某局一正三副一位纪检组长共有五部“专车”。这些“专车”几乎就是他们的私车,脚一抬就要坐“专车”,有时五位局领导同时到某单位,本来最多开两部车就可以,他们却仍然一人一部,共开出五部“专车”,造成极大的浪费。有人作过测算,不包括司机的开支,仅交通费和保养费,每辆公车将耗费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消耗了的汽油更是一个天文数目。
据报载,我国现有公车已超350万辆,公车消费属高额销费,买车养车都要花大钱,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每年增加40万辆小轿车,其中95%是公车。一年的买车养车费用不少于2000亿元。这真是国家财政的一个巨大包袱。
不久前,广东出现油荒,江西不少汽车同样加不到油。中国能源紧张,新增石油需求与日益高涨的汽车消费有关。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我国全部汽车年消耗汽油3589万吨,约占年国产汽油的87%;全部汽车消耗柴油1451万吨,约占年国产柴油的21%。国产石油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公车发展的需求。近年石油进口迅速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迅速上升。中国能源的供应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减少“专车”可双节约,既可节约国家财政,又可节约大量的汽油。要打破传统制度,要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按职务级别将各级公务员的交通费、车马费分不同层次列入工资,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推行“公务用车社会化制度”,取消不必要的“专车”,将“专车”推向市场;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改革公车购买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将公车购买置于阳光之下;完善公车管理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还要严格执行这些制度,有制度不执行,等于没有制度。只有铁的制度、严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