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说国民政府

2023年10月05日

·张华·

今年连战访问大陆时,西安某报4月26日介绍中山陵时,说:“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遵照孙中山先生生前归葬南京东郊钟山之遗愿,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建造中山陵。”这话有错,孙逝世时,南京还在北洋军阀统治之下,哪里有国民政府,况且那时在中国国境内都没有国民政府,这个政府是在1925年7月1日于广州成立的。该报28日介绍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时说:“1928年4月国民政府在此成立。”与二天前的报纸相互抵触。

不仅报纸,著名学者也不免犯常识性错误。胡明的《胡适传论》是价值很高的著作,资料丰富翔实,立论公允服人。所以他另一本新著《正误交织陈独秀》去年一出版,我就买了来读,可是在102页上他竟说“蔡元培已被国民政府内定为北京大学校长”,1916年12月26日蔡被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任命为校长,与国民政府无关。大约胡明以为中华民国的中央政府都叫国民政府,其实不然。

孙中山创立的中华民国,据鲁迅说国名是章太炎起的。在中华民国存在的三十八年里,约可分三阶段。最初是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为时很短。孙中山把临时总统位子让给袁世凯,袁在北京建立了北洋政府,法统是连续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建立的国民政府,是在打倒了北洋政府后取得对全国统治的,法统是不连续的。

北洋政府是后来史家的称谓,北洋政府统治者自己并不叫北洋政府。当时中央政府机构有总统府和国务院,此外还有国会(参众两院)和司法机构等。国民政府倒是当时就这么叫的,大门外写的就是国民政府四个大字。但是后来由于政治的原因,长期以来称之为蒋政权、蒋匪帮、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毛选四卷的一篇文章中,作者还特意称之为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报人徐铸成晚年回忆录中,用“宁国府”这个俏皮的名字。

现在称“国民政府”,有两个含义。一是指1927年至1949年由国民党蒋介石统治的政权,二是指这个政权中名字叫国民政府的这一中央机构。作为机构,前文已说过,是1925年7月1日成立于广州。北洋政府时期,形成南北对峙,但由于云桂军阀及陈炯明干扰,政权并不巩固。局势稳定后,成立了国民政府,汪精卫任主席,汪、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林森五人为常务委员。随着北伐胜利,1926年底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后来蒋介石另立国民政府于南京。史称宁汉分裂。1927年后半年,宁汉合流,在南京成立统一的国民政府,以谭延闿为主席。但政权一直控制在蒋介石手中。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原主席林森去世后,1943年蒋介石才任国民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还都南京。

抗战时期,汪精卫在南京建立汉奸政权,史称汪伪政府,但是汪精卫挂的还是国民政府的牌子。

1946年所谓的制宪国民大会召开后,国民政府进行改组,增加了青年党、民社党和社会贤达(无党派)的国府委员,作出点结束一党专政的姿态。1948年所谓的行宪国民大会,选出了总统、副总统。国民政府这一机构就撤销了,改为总统府。1949年前南京有一条路叫国府路,国民政府和国民大会堂都在这条路上。1948年国民政府改为总统府时,但路名并未改。当年我上学回家路过那里,亲眼看见在大门上方把国民政府四个字取下来,换上总统府三个字。1949年以后,国府路改为长江路,但这条路南边有两个小巷子,叫国府东街和国府西街,1949年后一直未改。

作为政权,除国民政府这一机构外,还有五院(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以及国防最高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后两个委员会委员长一直是蒋介石。蒋委员长这个称呼是这样来的。

上篇:忠厚待人
下篇:可怜天出天花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0/20051028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0/28/23773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