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绘画的精湛技巧,含蓄而确切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人生观。比如画竹,不仅描绘外形,更表现了竹的个性和节操;把竹子画喻为君子,将竹的精神带入自己的生活。
这就叫形神相似,画物如画人,此乃画家之成功所在。最近读报,看到一幅漫画,题为“某公‘四话’”。仔细品味,还真是“画里有话”。画面是某官员的四种形态表现和四种说话:对上级一脸虔诚地讲假话;对下级神气十足地讲官话;对群众口大气粗地讲空话;当被告悔泪满面地讲真话。此画意味深长,画面是“画里有话”,内涵却是“话里有话”。不言而喻地表明某些官员弄虚作假、欺上凌下的官场腐败已经严重到了深入骨髓的程度。
人长一张嘴巴,除了吃饭,最大的功能就是说话。讲真话还是讲假话,讲实话还是讲空话,讲好话还是讲瞎话,这其中的学问可大了。某公真是把“讲话”学精了,悟透了,炉火纯青地见啥人讲啥话。对上级讲假话,是讨好领导;对下级讲官话,是摆官谱;对百姓讲空话,是愚弄群众。只有坐在被告席上,慑于法律的威严,才迫不得已地讲真话。只可惜这真话讲得太少,太迟了,否则,那有坐堂受审的下场!
假话、官话、空话、套话之风的形成还在于它的特定生存土壤和环境,即我们常说的官本位思想和畸形的权力祟拜。在某些干部的眼里和话语里,官员是人民公仆的理念仍停留在口头辞令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隐隐认同和信奉着另一套“生存哲学”,这里面掺杂着官场“山头情结”,掺杂着“权力场情结”和“上级决定命运”、“乌纱帽的决定权在上而不在下”、“官大一级压死人”、“领导喜好非小事”等等陈腐封建官场论调的隐性认同,它才是导致政风浮华不实的真正诱因。
固然,假话当弃,空话、官话风该煞,可与此同时,还不应忘记荡涤、滤净在部分干部内心深处潜滋暗长的不良、不实的“官性”、“官风”。只有真正树立起权为民所用的为官理念和从政道德,只有将制度化的干部任用、监督、考核落到实处,政风、官风的淳朴、清平、务实境界才可能最终呈现。
人生无论做人、做官都要讲求一个“真”字。老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做官更需要“千讲万讲,会讲真话”。共产党人的传统美德就是要求真务实,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立德、立言的精神瑰宝。
官员失真,就是不讲诚信。诚信是人类的美德,是人际关系赖以维系的基础。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诚信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问题,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行为主体之间遵循守诺践约,戒欺戒诈,尊重双方权益,获取相互信任的一种基本规范和原则。为官者养成良好的诚信品格,要在教育中不断熏陶,在法制的约束下培养。
人熬到做官的这个份上还真不容易。要做好官就更需要真诚对待上级,真情关爱百姓,真心相待下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是“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一味地热衷于做那坐高堂、骑白马、保乌纱的假劣官,比起社会上那些造假售假者确是大巫见小巫了。此类“高级骗子”,归根到底是对权力的祟拜,是对百姓的欺骗。
我非常担心求真务实又被一些官员当成到处可以张贴的“标签”,啥都能装的“箩筐”,在喊得山响的口号声中,使具有深刻意义和丰富内涵的求真务实表面化、口头化、庸俗化。
为今之计,各级干部务必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念诚信之情,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力求在认认真真学习上要有新进步,在堂堂正正做人上要有新境界,在踏踏实实做事上要有新成效,在清清白白做“官”上要有新形象。
(张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