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祝强宁
女儿考上大学,我和老婆着实开心了好一阵子,兴奋之余屈指一算,又为孩子凑集近万元的学杂费、生活费而忐忑不安。老婆病退在家好几年了,去年她因病开刀向亲友借的钱尚未还清,我每月在单位七、八百元的工资,经济上常是捉襟见肘。但是,女儿的前程无论如何耽误不得的。
决定硬着头皮再借点钱,可上了不少亲戚朋友家的门槛,都没借到钱!我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
傍晚,我翻出封尘的电话簿,一个儿时好友的电话号码跃入眼帘,与他多年没有见面,只是经常时不时在荧屏及影视广告上见到他的身影。我试着拨响了他的电话,对方告诉我,他搬迁了。几经周折我终于拨通了他的手机,他告诉我正在苏州拍片,我和他寒暄几句就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借钱,我刚把话说完,他就回了一句最近很忙,以后再联系就挂断了电话。放下电话,我心里满腹狐疑:是不是成了明星,找他借钱的人也多了,他对我们这些没有混出什么名气的儿时朋友也瞧不起?
那几天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烦躁不安,既不能再催询他,又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此时我借钱的信心丧失殆尽。
周末的清晨,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使我怦然心动,立即接上,是久盼的亲切浑厚的声音:“阿宁(我的小名),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12点左右到我家来取钱吧……”按照他提供的地址,我迫不急待地骑上自行车,很快就到了他的临时住所,多远就看到他站在家门口等我。
他领我进了屋,他夫人热情地切了两片西瓜递给我,上门借钱的我此时却感到比较拘谨,这时陶夫人笑着对我说:“我听泽如说过,你们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你孩子上学有困难,我们应该帮这个忙”。这时泽如从里屋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我说:“刚好家里有点现金,你先拿去用吧”,我以感激的眼光接过钱袋,连忙把早已写好的借条递给他说:“阿六(童年时的习惯称呼,因他排行老六)这是收据,待我经济上缓口气一定……”“这是什么话”?泽如一边打断我的话语,一边用手挡住我伸出的手臂,风趣地说:“小时侯你经常从家里悄悄拿出许多爆米花给我解谗,我也没有写收条给你啊?再说这也是希望工程,就算我献点爱心如何?如果这些钱拿去不够用,改天你随时来取,千万不要误了孩子上学啊……”
我一句感激的话都说不出来,手里捧着沉甸甸的信封,此时也不知是额头的汗珠还是泪水浸满了我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