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韩城市国土、煤炭、工商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正在捣毁非法矿点
2005年12月30日,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还有一天就将跨入2006年。韩城市国土资源局、煤炭局等单位组成的治理煤炭安全巡查大队还是例行每天的工作,巡查在韩城非法开采的重灾区,位于黄河岸边的桑树坪、龙门镇等地长约10公里的露头煤带。
当巡查大队行驶至距韩城市35公里的龙门镇五里桥附近时,巡查队员发现了一处露头煤的非法开采矿点。这个矿点有新近开采的痕迹,而且规模比一般的矿点要大,上面的岩石有木料支护。井口还被人用石料等堵着,基于这些迹象,检查人员判定这是个黑窝点。数名队员利用铲车将堵在洞口的石料等清理,并给井口装进三箱炸药,只听“嘭”地一声,这个窝点被摧毁了。就像这样的行动,这个巡查大队已经在2005年实施了近200次。“没有办法啊,这些露头煤埋藏比较浅,易于开采,但是安全系数低,几乎没什么安全设施可言。而且和当地的群众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今天把这个矿摧毁了,或许后天就会在附近开一个新的口子开采。”韩城市煤炭局副局长张顺科说。
韩城市是我省的一个产煤大县(市),从南到北有50-60公里,宽15-20公里的资源和开采范围。煤层的露头线在沿黄河一带,非法小开采窝点主要分布在这个范围的多条沟岔和山梁上。桑树坪地区的野鸡岭、庞家河、老虎咀、东庄沟等六座山上,小沟分支达百余条之多,给打击这些非法开采行为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里的煤层埋藏浅,露头煤较多,易于开采。第二,受煤炭价格一路攀升影响,市场原煤供应不足,周围群众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贸然进行非法开采行为。经过几年的关停并转煤矿整治,韩城市的乡镇小煤矿数量已经由原来的120个减少到45个,关停煤矿的废弃巷道也为非法开采活动提供了便利。受当地历史原因影响,这里的群众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挖露头煤为生,加之当地产业结构制约,农民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尤其近几年煤价攀升使非法开采愈加活跃,给打击非法开采和煤炭生产安全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这些小窝点易于开采却难以管理,因埋藏浅,很多村民扛着镢头就能完成生产,但是危险性可想而知。很多露头煤的开采点几乎没有木料支护,没有通风设施,工人更不懂安全常识。虽然矿点分布较为集中,但是开采者主要是当地的“厉害人”,给执法带来了很多困难,执法过程也很难收集到可靠的证据,不能上升到法律层面处理。2005年,韩城市的国土、煤炭、安监、公安等组成了联合巡查大队,对这一带的非法开采进行了严厉打击,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法开采的问题。韩城市煤炭局张顺科副局长说,虽然发现一个炸毁一个,执法手段很强硬,但是并不能有效阻止群众不去挖煤,执法大队前脚走,非法开采紧跟着就来,和政府打游击战。政府在现有的体制下还没有找到切实好的办法来解决非法开采问题,如此堵窟窿的办法啥时候也管不好这些问题。
虽然治理非法开采活动有很大的难度,但是韩城市政府还是找到了一些来应对这些情况。逐步开展了乡镇和职能部门划块包片责任制,专门成立了20余人的矿山巡查大队,从2005年年初一直持续到年终,加强巡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主管副市长苗振兴亲自指挥,对胡挖乱采的小窝点进行了多次炸毁。仅2005年就出动200余次,累计炸毁窝点160多个,填埋39个。2005年4月,在桑树坪地区,对3名组织非法开采者实行拘留,召开了公捕大会;同时由煤炭局牵头负责,公安等相关部门参与,重点对关闭不彻底、死灰复燃的矿井予以炸毁,达到“三不留一闭毁”,使胡挖乱采行为有所收敛。公安等部门组成了专案组,对非法开采的组织者、屡教不改的参与者立案侦察,依法处理。监察部门跟踪监督,对一些单位在整治工作中走过场进行追究,制定了煤炭安全监督监察办法,实行全程监察。
韩城市主管煤炭生产和安全的苗振兴副市长说,虽然2005年在煤炭安全整治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稳定煤炭市场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办案查处过程中取证难。由于韩城市的非法开采沿用年代久远的老矿井,使国土、公安机关等测量取证十分艰难,很多矿井的实际图纸和国土部门的存档图纸不符,2005年,国土资源局已移交13宗非法开采案件,都因取证艰难,证据不足被检察院退回。国内能源市场尤其是煤炭市场紧张,价格一路飙升,周围群众受利益驱动而进行的非法行为很难在一段时间得到有效遏制,虽然多次打击,但是仍然屡禁不止。2006年,韩城市政府还将继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重点对已形成系统的矿井实施坚决炸毁,加强对威胁大矿安全的非法开采窝点进行整治,确保大矿安全,同时加大对非法开采事实的侦察和取证,严惩不法分子。以后还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在这些地区的煤炭安全监管新形式,尝试集体合作开发,杜绝个人非法开采,既不影响群众生活,又不发生安全事故,整合资源,使这些露头煤带也能造福当地百姓。
本报记者 张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