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民工荒的背后……

2023年10月05日

从“劳务经济”中汲取养分多年的安徽,今年不得不面对一个“被动”局面:往年似乎只纠缠沿海发达地区的“民工荒”,竟然已经登陆这个内陆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预测,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用工缺口”。而来自福建等沿海各省的缺工信息,更是此起彼伏。

“我们将要面对的,是整体短缺而不仅是熟练工短缺,是全面性而不是局部地区和行业现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张丽宾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资待遇低、权益得不到保障、农业收益的变化、制造业长期低水平发展、农民理性的回归等,是“民工荒”的直接原因。

20多年前,肩扛编织袋、行色匆匆的进城农民工,几乎成为了改革开放来临的标志之一。20多年后的今天,新一代农民工的壮大似乎又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表示,“民工荒”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农民工群体正在形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革力量,尤其是一部分“新农民工”。

“新农民工”几乎“一切都是新的”:新的供需矛盾,新的权益维护,新的用工需求……而“民工荒”的背后,正是“权利荒”: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维权途径等显性、隐性权利的缺失,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的改善形成鲜明对比。几乎20年未变的劳动力价格,更让重视自身价值的“新农民工”难以接受。

为此,张丽宾提醒人们,面对“新民工”,社会必须创造新环境,人力资源需要保护性开发利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有效维护。 (张文)

上篇:基本抗乙肝药物纳入医保
下篇:拓宽科技创新路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2/20060215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2/15/24151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