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15日
头版
01

拓宽科技创新路

—访213所所长周胜利

“作为科研单位,只有多抓科研项目,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才能实现快速持续发展”。这是兵器工业213所所长周胜利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近年来,213所始终围绕建设高水平研究所的发展目标,积极拓宽科技创新之路,瞄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选择具有前瞻性和重要价值的“高新尖端”课题攻关,着眼创新和提高,力求重点突破,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实力,先后参与并主持制定了“九五”、“十五”、火工烟火技术发展规划、“十一五”火工烟火技术发展计划和2020年发展规划,为推动本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所长周胜利从以下几方面谈到该所的发展:

在型号研制方面,瞄准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充分发挥火工专业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横向科技合作,拓展产品应用空间,实现了由过去以单一行业配套为主,发展到为多领域服务。配合总体成功研制了切割、解锁等火工子系统20多种产品,参与了“神舟”一到六号的飞行试验,因贡献突出,获国家人事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发的集体荣誉奖。

在火工烟火技术发展方向上,重视集中优势力量,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交叉中探索前沿,在集成中加强攻关,在合作中着力创新,研制成功配套的3个火工子系统,实现了由单一元件配套向系统集成的技术跨越。在此基础上,又陆续承接了多个“高新尖端”项目火工子系统的研制任务。国家级火工品安全性、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及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安)定点于该所,为该所以及整个火工行业的基础研究、合作交流、重大攻关以及创一流的突击队和支撑火工技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进一步确立了213所在火工领域、爆破器材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军转民技术方面,该所积极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寓军于民,和谐共进,把先进的军工技术应用于油田开采方面,研制开发了射孔弹等一系列石油射孔产品,实现了从单件产品供应到系统配套供应的升级,并成为我国唯一能全套供应射孔器材的单位,其产品已占国内市场的70%以上。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海洋石油射孔弹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他们积极组织科研人员实施了海洋用聚能射孔弹国产化方案,填补了国内海洋石油射孔弹的空白。在互用技术方面,实施优势互补,促进良性互动,大胆地把成熟的石油射孔弹技术直接应用于某安全项目,在保证产品作用可靠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勤务处理中的安全性。

在新材料研制生产方面,通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加大新材料技术开发力度,在现有钴酸锂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引进技术,改进和提高生产工艺,不断推出新一代高能正极材料。同时,根据行业发展状况,使二次电池产业链向上、下游发展,建设二次电池生产线,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拓宽市场,提高销售额度,为该所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