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招
当年萧诚伪作古帖拿给当时大书法家李邕看,说:“这是王右军(羲之)的书法。”李邕欣然说:“这是真迹啊!”萧诚把实情告诉他。李邕再看,说:“果然缺少精神。”以李邕的才识尚且难辨时人的伪作,可见鉴定古帖的真伪很难。碑帖由刻石捶拓而来,作伪的方法较为简单,如果摹刻的人是高手,真伪的鉴别极其困难。
总结经验,碑帖的鉴别主要是从各代拓本的用纸、用墨及其有关的现象来作考察。
古代拓帖的用纸、用墨有南北之别。北纸厚,纸张横,质地松,不甚受潮;北墨多用松烟制作,色青而淡,不和油蜡。所以北拓色淡而纹皱。南纸纸张竖,质地较为细密;墨用油烟和蜡。所以南拓色纯黑,且表面有浮光。腰帖多用油烟和蜡拓,间或也有效仿松烟墨拓的,色似青浅,但拓时敲捶入石太深,致使字体有边痕,用墨深浅也不均匀,浓处如乌云生雨,浅者若白虹跨天,缺乏应有的雅趣。
古帖历年久远,用墨浓的像生漆一般坚实,常有一种难于比拟的异香发于纸墨之外。如果用手揩帖上的墨色,丝毫无染,并且纸面光彩如颜。效法南拓的赝帖,虽墨色纯正颇为近似,但若手揩抹,则满指皆墨。
真正古帖,经前人摩弄表面有旧意。由于古纸坚厚,表面的旧色不易透入内里,所以以古帖的面色虽旧而背色却常新,形成表里新旧的明显反差。而赝帖大多用川扇纸、竹纸捶拓,纸用挂炉烟沥和水染成古色,表里皆被湿透,两面的色泽一样,并无新旧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