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朱碧波
清瘦的面庞,娴静的举止,如果不是穿着白大褂,别人会以为他是一位大学教授。他就是王中礼,一位以治疗痔瘘病而闻名省内外的专家。
王中礼出身于中医世家,祖上几代人专攻痔瘘。资质笃实、性格纯厚的他高中毕业后就秉承家学,随父习医。又历时5年系统学习了中西医理论知识。勤于钻研的王中礼在以后几十年的行医生涯里,铭记父亲“济世活人”的遗训,悉心揣摩,终于成为王氏痔瘘第三代掌门人。
退休后,慕名登门求治的病人仍是不少,其中有的还是省市领导干部。就有一家私营医院请王中礼去坐诊,能继续发挥余热,为患者消除病痛,他很高兴,欣然应允。
来到这家私营医院后,王中礼一如既往地为病人诊治,能用药物治好的病他绝不做手术,能用普通药物治疗的他绝不用高价药物。很快,院长将他叫去谈话。
院长笑容可掬地给王中礼让座沏茶,寒暄几句后便直奔主题:“王大夫,您是名医,这我明白。可现在是商品社会呀!”
王中礼一头雾水,不知道院长想说什么,便问道:“我工作中如果有问题,你可以明说。”
院长见他还不明白,就有点着急:“您要洗脑!”
“洗脑?”王中礼更不明白了。
“是这样,咱医院实行的是套餐制。就是说,一种病用什么药物,医院里是有规定的,不能只开那么一两种药。您想,您开那么便宜的药,我这医院的投资何时才能收回来?商品社会里,追求利润是最重要的,医院也不例外。王大夫,您也要转变观念啊!”院长滔滔不绝地说。此时,王中礼才搞明白了院长的用意。几天之后,他便辞职离开了这家医院。
事后,有人不理解,问他辞职的原因,王中礼说:“痔瘘病是劳苦大众的病,一般不用花那么多钱去治,为了赚钱,动不动就给病人做手术,用好药,我就是看不惯!”
现在,王中礼受聘于西安藻露堂中医医院,任痔瘘科主任医师,继续为患者服务。工作之余,他几乎没有什么爱好,主要精力就是收集整理家里三代人积累下的治疗痔瘘病的药方。
“如果有人愿意学习,我会毫不保留地将这些东西教给他们,但有一点得讲清楚:先学好医术,不能只想着赚钱。”王中礼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