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封信 三代人

2023年10月03日

[商洛] 南河

有一天,我整理旧信札时,意外发现了一张发黄的纸条,不,准确点讲,是一封信,它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爸爸:

你好!我想回山里。我想我弟,想他那圆圆的脸。我想我婆(奶),不知她在做啥。随后,在括号里特意写道:“请给我由(邮)二毛田(钱)。”

这信是1971年11月6日写的,距今已整整35年了。看着这封信,我的心酸得厉害,禁不住潸然泪下……

1969年隆冬,在“文革”的缺医少药中,29岁的爱妻病故,给我留下三个孩子:大女儿8岁,二女儿6岁,小儿2岁。人亡家破,悲痛欲绝。第二年夏天,我在关中某地与陈某成立新家,苦度“夫妻恩爱苦也甜”的日子。但我的工作还在陕南,于是权衡后就将二女儿放在新家生活,读书。然而,小女儿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心里毕竟孤苦,所以读小学二年级的她就歪歪扭扭给我写了这样一封信,不仅看出孩子对亲人的思念,还看出经济的困窘,“请给我由(邮)二毛田(钱)”!

我看着30多年前远在异乡的小女儿所写来的信,触景生情,怎不珠泪涟涟?令我最愧疚的是,当时工资低微,生活极度拮据,不知“二毛田(钱)”给孩子寄了没有?一想到这我心里就万分难受,我是什么父亲?!

好在女儿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她的孩子去年已考上了清华大学。女儿又受单位推荐,参加了教育部和团中央组织的支边工作去了新疆阿勒泰。在报到之前,女儿回来看我,我特意拿出她儿时写的这封信,问道:“二毛钱邮了没有?女儿看过信,开怀大笑,接着就说了当时的情况:

“你在一封信里给我邮了两元钱,我给我妈(继母)八毛,另一元二毛钱我和同学丫丫星期天去县里买的吃了10个冰棍,两个石榴,花去5毛钱,剩下的全买了小人书和作业本。”

我一听长长地舒了口气!一则,“二毛钱”毕竟给邮去了,还翻了10倍,我心里总有点安慰;二来,眼前的女儿已过不惑之年,早把“二毛钱”不当了什么,过去的过去吧。但是,读清华的外孙女却对我有意见:“外公,你当时怎么偏心眼儿,让我姨我舅留在身边,把我妈放得那么远?”孩子的责问并不越外,但我绝不是偏心眼儿,当时是有实际原因的。但我没有解释,我给孩子说:“正因为你妈妈自幼就走上了一条自己适应环境和奋斗的道路,你们才有了今天。这不是很好吗?”

三代人都由衷地笑了。

上篇:市声
下篇:那只戒指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4/2006040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4/05/22990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