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眉县总工会办公室,一眼望见墙上悬挂的工会组织机构三级网络图,眉县总工会主席王高功动情地表示,就是为了这张简单的图表,县工会为工会组织建设花费了近十年的努力。
近年来,随着县办企业的逐渐消亡,眉县有3万左右职工身份也多已转化。经济转型期的工会组织建设日显重要但却难办起来,眉县县委、县政府几乎每年都发文或转发文支持工会组建工作,就是这一境况的真实体现。
1999年年底,眉县工会出台了建立健全乡镇、部门工会工作委员会方案,拉开了工会三级网络建设的序幕。作为县工会的派出机构,工委会将建设“四有”职工队伍、开展群众性生产竞赛活动、推进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稳定等作为其主要职责。正是由于这种职责里蕴含着着眼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的服务意识,使得眉县各乡镇、机关工委、各系统党委纷纷把建立健全工委会列入了议事日程。很快,全县10个乡镇、16个部门都成立了工委会。
然而,在眉县工会组织建设的触角向乡镇、部门延伸的同时,一个残酷的现实却摆在了面前:国有集体经济萎缩,非公经济发展迅猛但工会建会工作却力不能及。基层工会三级网络面临线断、人稀、网破的境况。
来不及规范刚刚组建起来的工委会,2001年,眉县总工会的目光投向了新建企事业单位,力图在新领域开辟工会工作新天地。一时间,县委书记、县长亲临现场安排部署,全县21个部门组成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会全体同志深入具体联系点办公,形成各方配合、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在强大声势和具体工作推动下,眉县工会组织累计达到370户,会员人数20118名。
有了健全的网络建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抓文明示范企业工会,促新建工会水平提高”,对基层工会进行规范化建设成为眉县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县社会水泥公司工会积极与企业协调,解决了女职工产假工资等问题,有效保护了女职工合法权益;县总工会开展的“安康杯”竞赛活动,全县50多个单位参赛,增强了职工安全意识;“创争”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基层工会先后组织职工9000多人次参加了不同层次的劳动竞赛,评选出技术能手、岗位标兵100多人。
截至目前,经过验收检查,眉县有3户企业达到了市级示范企业工会要求,4户企业创建了市级模范职工之家。
今年3月29日,眉县召开工会工作会议,与往年不一样的事,县委书记参加,高规格的背后,是县委书记王宝平对工会工作的重视,更是对眉县工会三级网络规范化建设工作的肯定。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