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制,新成立的丹凤县粮食储备流通公司近日正在为新招聘人员组织考试,对原粮食系统的员工考试后择优录用,等到新公司开张运营,这个丹凤县总工会全程参与改制的粮食系统改革将全面结束。
丹凤粮食系统改制是商洛市粮食系统内首个试点改制县。从开始到新公司组建,基本上没有大的问题出现,这在丹凤这几年的国企改制中是少见的。关键是在改制的过程中充分照顾到职工的利益,保证改制顺利进行。丹凤县总工会在改制中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作为职工娘家人的维权责任。
丹凤县粮食局李局长说:“粮食系统的改制面比较大,问题涉及的也比较多,217名职工,涉及资金就达到了1392万元。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县总工会师主席带领工会干部悉心听取工人意见,对大家关注的敏感问题逐一记录反映,这样保证了改制的透明和公正。对一些不理解的职工,工会做了大量的政策解释工作和信访接待。改制这么顺利,我们真的要感谢工会的人。”
与粮食系统的改制相比,丹凤酒厂的问题解决就显得更为复杂和棘手。丹凤葡萄酒厂是我省有名的酒厂,在前些年,效益比较好。县总工会主席师志丹给记者说:“随着经济效益滑坡,许多职工下岗,到最后职工群体上访,堵门,群众意见也很大。经过了几次破产、改制、重组,原有的问题还是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职工的情绪还是稳定不下来。
2003年下半年,县上决定实施破产,解决丹凤酒厂的问题,并抽调了5名领导组成驻厂小组。2003年10月24日,以县工会主席师志丹为副组长联合调查组进驻厂子。并分别设立了生产恢复组、职工安置组和清算核资组和政策指导和兑现组。师主席说:“工会首先组织职工召开了职工大会,倾听职工的意见,选出职工代表,并且一起参与制定方案。”劳动部门对职工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每个人的年龄、工龄、身份等信息进行了三次张榜公布,对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福利、退休人员的医药费、补偿金等情况逐一公布。把企业原有的遗留问题在这次工作中也一并解决,账算清了,职工的心也明了。
丹凤酒厂虽然现在还没有走出困境,但再也没有职工去上访了。记者在企业采访时发现,这里已经实现了小规模的生产。师主席说,只要丹凤葡萄酒厂盘活了,将带动葡萄产业链发展,使丹凤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师主席说:“维权是工会的天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到那些困难职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管。”县人劳局副局长王会乾说:“这几年在企业改制和劳动仲裁中,劳动部门和工会合作非常多,也非常愉快,两家联手维权,取得了不少成绩。在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上,工会全程参与,提前介入,保证了职工的利益不受损失。连续几年,包括丹凤酒厂、五金公司、木材厂、副食加工厂等近20家破产企业得到了规范改制,为丹凤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本报记者 张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