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2日,一个令航天六院人感到无比自豪的日子——这一天,用他们亲手研制的C二F火箭发动机,托举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把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送入苍穹。在航天人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六院门前,当笔者簇拥着六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谭永华,询问火箭发动机100%成功的秘诀时,谭院长深有感慨地说:“要想生产出一流的航天高精尖产品,造就出一支技术精湛、技艺高超、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是我们成功的秘诀之一……”
优化人才环境 加大机制创新
多年来,航天六院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不断深化和巩固“人才是兴企之本”的观念,一方面从优化环境出发,确立了“唯才是举、才尽其用”的人才理念,在全院基本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一方面从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加大机制创新,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岗位创新的工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六院7103厂明文规定:特级技师享受研究员级高工待遇,高级技师享受高级工程师待遇,技师享受工程师待遇。并在工资、奖金、住房等实际待遇上,切实加以落实。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工厂坚持德、能、勤、绩全面考核,以能选人,以绩服人,决不搞排资论辈。工人张勇峰,27岁被评为技师,30岁被评为高级技师,33岁被评为特级技师,为青年工人树立了榜样。
强化岗位培训 造就技能尖兵
加快培养大批知识技能型、复合型的现代航天技术工人,是六院实施人才战略计划的重要内容。六院35岁以下的青年占全院职工50%以上,充分培养和发挥这一强大的新生力量,是推动六院向更高目标奋进的一项重要资源。为此,六院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培训,以提高技能人才的整体水平。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