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少女捐肝”的社会价值

2023年10月05日

·王毛健·

据《人民日报》9月6日报道,四川广元19岁的少女罗玮说服家人,为成都一农妇无偿捐肝,不仅挽救了这位妇女的生命,也挽救了一个家庭。读罢这则新闻,笔者感触良多。

大约是在半月前,笔者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则类似报道,说的是一名青年自愿捐献骨髓救助病重的患者,但在手术前却临时变卦,拒绝捐献骨髓,使这位患者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转瞬熄灭,重新陷入了绝境。

平心而论,捐献骨髓青年的反悔,并无大错,也不致招来人们道义上的谴责。因为,他有捐与不捐的权利,况且其初衷和愿望是好的,是想救人于危难之中的。至于为何反悔,那是他个人的私事。但两相对比,更显出罗姑娘感情的质朴、思想的崇高和道德的高尚,也反衬出常人真要下决心捐献自己的器官给他人并非易事。

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一些人信奉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还有一些人干什么事情都要权衡一下个人的好恶、利弊、得失;更有甚者,把个人的私利建立在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利益之上。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许多“遇难不救”的新闻,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风气,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正因为如此,罗玮的义举更显弥足珍贵,更富有极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此时,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但愿这句歌词不仅挂在人们的口头上,更能落实在各自的行动中。

上篇:镇安首个家政培训中心建成
下篇:户电的“连心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9/2006091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9/11/2387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