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军·
有一句老话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意思是说,越会撒娇、越会摆困难、越会哭闹的孩子,越能得到父母的关照和疼爱。用到工业生产方面,就是哪些企业或行业越能摆困难、越会向有关部门诉苦,就越能得到政策扶持和倾斜。
然而,近日有两件事却告诉人们:“会哭的孩子不一定有奶吃”。
第一件事发生在化肥行业。去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改革和完善化肥流通体制的方案》后,众多化肥专业人士,从不同角度,详陈了化肥行业和企业的困难与窘境,希望国家在出台正式方案时,能更多考虑企业的难处,在全面放开化肥市场时,尽可能多地保留对化肥企业现有的优惠政策。但出乎意料的是,国家发改委最终选择了改革力度最大,对化肥企业最“不利”的方案,使众多“会哭的孩子”白忙活了一阵。
第二件事发生在电石行业。山西省电石工业协会10年来6次向山西省政府反映该省电石电价高的问题,其中今年的反映报告还得到了该省于幼军省长“按政府文件明确过的合理电石电价办”的批示,但最终仍未使该省电石企业的用电价格降下来。原因是经该省经委、电力、物价等部门深入调查和分析后,发现造成该省电石行业大面积亏损、2/3的企业濒临停产的根源不是电价高的问题,而是因为该省的电石行业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等问题。最终否决了山西省电石工业协会有关要求。
可巧,这两件事都发生在石油化工行业,这无疑给业内一个警示:如果企业和行业不能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所上项目有违国家有关政策和环保法规,不仅不会得到政策扶持,还将遭遇政策制约,甚至被淘汰出局。
化工行业属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安全环保、节能法规的完善和日益严格,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和改造,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优化工艺操作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任何企业和组织再想一有困难就找上级,遇到挫折就道苦水来换取同情和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都是不可能的,国家的优惠政策,绝不会再给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全、节能、环保要求的“会哭”的企业和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