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全国十三个煤炭基地之一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重点项目,年产1000万吨的黄陵二号煤矿立项,上级下达了矿区煤炭专用铁路技术改造任务,引进内燃机车和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数字交换机、微机联锁信号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务必两年内技术上等级,运能达2000万吨的任务。在传达上级指示的会上,公司班子成员个个脸色凝重。月底,该公司党委书记由育信的一篇《当前职工培训教育低效的成因与思考》摆到了班子会上。从解决职工培训教育低效问题中拉开了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帷幕。
针对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职工参加学习多半是出于应付的问题,该公司积极从找准结合点入手,他们首先把班前会学习同企业改革相结合,向他们分析集团公司改制以后的劳动用工态势,在职工中,努力树立“不学习就有可能被淘汰”的观念。其次是把职工培训学习同职工个人的发展成长相结合,出台了《工人技师晋升考核管理办法》,让所有职工都有了奔头,增强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职工培训形式单一的问题,该公司工会团委充分利用班前会、青工夜校等方式,请来铁路行车方面的专家,利用每晚上的两三个小时时间。根据新招聘的大专院校学生有一定理论基础,老职工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实际,组织新老职工进行业务技术交流,取长补短。每逢重大节庆和大型集体活动,他们就把各种业务知识制作成灯谜,在寓教于乐中帮助职工学习。
两年来,该公司的青工夜校、新技术推介会,场场爆满,每天交接班时间,各站区背着书包上班去的人流,汇成了一道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职工的靓丽风景。为西部煤炭第一路的顺利开通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侯庆斌 林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