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21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新闻 科技进步促降耗 尘肺病研究所成立 精细管理年增效500万 出路在改革 希望在市场 图片新闻 知识铺就西部煤炭第一路 郭三儿 一路走好 广告

当前版:第A2版:企业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新闻
02

郭三儿 一路走好

——追记全国劳模、水电三局安装公司三峡项目部经理郭均峰

(上接一版)

2006年2月,春节刚过,右岸厂房网架需要焊接,业主想到了郭均峰。郭均峰接到请求支援后,当即组织高级焊工高效优质地完成了任务。也保证了三峡一季度生产任务的完成。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厂坝项目部副主任何炜提起这事感慨地说:“郭均峰可以不接这活,因为这是无私的奉献和支援。但郭均峰没有。他想三峡之所想,急三峡之所急。他把他的队伍带出了一种精神,一种无私的精神。是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是以个人、小团体的利益为重。”他还给我们说:“和郭均峰打交道,很放心。三期工程以后,有些队伍相继离开了三峡到别的项目去发挥作用了,监理、业主给三局做工作把他们这支队伍留下来,后来事实证明,他们发挥了模范和突击作用。”

先做人,后做事

郭均峰常说,先做人,后做事。他还说,细节决定成败。在三峡工地,不管项目部谁家的老人或妻儿来工地,他都派车到火车站去接送,来后还要亲自上门问寒问暖。有一次,项目部汽车调度刘万福的父母来三峡,住在三峡指挥部妹妹家里,郭均峰给刘万福打电话,当听说其父母只住了几天就走了之后,郭均峰十分自责地说:“我还没来得及去看就走了,都怪我。”刘万福提及此事,眼泪汪汪地说:“郭经理一天到晚那么忙,我家里这么点小事他都挂在心上。”他用心去关心每一个职工,考虑对方的想法。如果今天谁没来上班,他首先会考虑是否生病了。工作中谁遇到困难他就去鼓励。

2005年10月,在右岸19号机蜗壳的焊接工作中,一班班长朱世康,当时心中没有把握,郭均峰知道了小朱的心思后,就给朱世康发了条信息,信息是这样写的“阿朱你好,我相信你是一个善于总结和有能力的人”。最终朱世康所在的班在完成的19号机的蜗壳安装焊接中,焊缝一次合格率达到99.7%,有14条焊缝全部一次合格。至今这条信息还保留在朱世康的手机里。

项目部总工王蜀国大学毕业,1998年分到安装公司,因常年在工地,郭均峰操心他的婚事,2004年初经他联系和地方搞联谊活动,促成了王蜀国的婚事。技术员高泽彪结婚,郭均峰找到了三七八联总的李宏副主任诚恳地对李主任说,高技术员的父母不在,我就得关心,让他父母放心,这主持婚礼的事非你莫属。其实李主任和高技术员既非亲非故又不曾共过事,甚至从未谋过面。看到郭均峰这么诚恳,李主任被感动了,愉快地答应了。

今年春节,项目部没有放假,大年三十这天,项目部在院子里搭起棚子,挂上红灯笼,给所有来工地的孩子每人发一份压岁钱,让员工和家属过了一个红红火火的春节。

在工地上掉一个烟头,他都弯腰拣起扔到垃圾箱;水龙头滴水他立即就去关住;工地脏了他拿起扫把就扫;掉一个电焊头他拣起放到回收桶里,这些细小的动作常常感动着每一个人。

生命的最后时刻

2006年春节以后,郭均峰一直来回奔波在三峡、贵州白市和双河口三个项目之间。4月16日他在安康基地开完公司“两会”后赶到三峡工地已是上午近11点。郭均峰下了车,换上工作服带上安全帽就赶往右岸厂房1250吨国内最大的大桥机负荷实验现场,一盯就是一天。

4月20日开完调度会已是晚上9点30分。郭均峰对司机小杨说:“身上感觉有点不舒服,好像是感冒了。”

“去坝区医院看看,打点液体来得快。”

“长这么大从来没有打过液体。”

小杨和郭均峰俩人说着。

打完吊针已是夜里1点多钟

……

4月21日凌晨6时,司机小杨突然接到郭经理的电话说他“浑身无力,两手发麻。”

小杨扔下电话就赶往他的住处,见他已无穿衣之力,急忙同办公室刘彦丽送他去宜昌第一人民医院检查。

上车前,他还交待合同部的余霞把双河口电站购钢板材料的计划合同赶快办了。这是郭均峰生前交待的最后一件事。

也就在这一天,他给妻子打了最后一个电话说:“身体有些不适”。

“以前,他打电话声音是那样的洪亮,底气很足,今天是怎么了,这种声音她从来没听过。”妻子孙玲眼里噙着泪水说,当时她心理一阵慌乱,在电话的这头嘱咐他赶紧去医院看看。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在给郭均峰做全面检查。“我要回工地,”检查中郭均峰还对大夫说。

22日,呼吸困难,带上吸氧机送往重症病室。

23日,喉部切开。肌无力。浑身不能动,但大脑清醒。经专家确诊为格林·巴利综合症。中文就是急性综合性感染性神经根神经炎。发病率为万分之二。

工程局、安装公司全力抢救郭均峰的生命,从武汉、上海请来专家进行会诊,制定最佳医疗方案。

躺在病床上的郭均峰此时只能用眼神和大家交流。他放心不下的事太多太多……

“过五一节了,工地情况怎样?员工们都好吗?业主监理协作单位还要去看看……”

望着爱妻的面孔,此时连手都不能拉,要对妻子、女儿、老爸说的话很多很多……

进入5月中旬以来,郭均峰的病情基本稳定,肩膀轻微能动。这时大伙悬着的心似乎有些能放下了。感觉他的病在慢慢地好转,看护他的小伙子们的眉头似乎也有些舒展。大伙不停地给他按摩,虽然有些人的腿都站肿了,但大伙只有一个心愿,只要郭经理能好起来,我们怎么辛苦都无所谓。

妈妈把女儿领来看爸爸了。爸爸不能说话,此时的女儿心里是多么的难受啊,爸爸有很多话要对女儿说呀。

“女儿,你不要怨爸爸,你小小年纪身患疾病,爸爸没有时间陪你去看病,只有妈妈陪你去,爸爸想等忙完了这段工作,一定带你去看病……”

“爸爸,你不要怨儿子。你已70多岁,儿子陪伴你的时间太少太少,你来三峡工地看我,我没有时间陪你,你住了两天,自己偷偷买票回去了……”

郭均峰走了,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怀念他,一条“郭三儿,一路走好”的帖子贴在了三局网站的贴吧上,到6月16日,跟贴已有44条。其中有两条是这样写的:“三儿:你是咱水电儿女的榜样,是水电建设者的一个杰出代表。”、“三儿:是三局的骄傲、安装公司的骄傲。天堂的他并不孤单,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兄弟在默默祝福着他!想念着他!在逆境中他勇于承担责任,挑起大梁!做为男人,他是最棒的!”尚玉凤 本报记者 邰荣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