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一开学,从复旦大学传来消息,该校今年录取的3871名新生中,男生1847名,占47.7%;女生2024名,占52.3%,这是该校历史上女生比例首次超过男生。与此同时,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中山大学,该校中文系硕士研究生中女生比例逐年走高——女生和男生的比例从2004年、2005年的6:1上升到2006年的近乎7:1。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高校中男女比例还不至于失调,但高校女生比例尤其是高学历层次女生比例上升的“神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高校女生比例上升“神速”
统计显示,在1999年扩招前,我国的大学生中女生比较少,只占20%左右,今年直升至40%左右。
文科专业中,女生的优势地位由来已久,但目前这种状况正被日趋进一步强化。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担任辅导员的王老师,一谈到这个事情,直呼大伤脑筋。她告诉记者,自己在中文系做辅导员,简直像活在“女儿国”——在她所带的2006级本科生中,女生145人,男生仅21个,只占总人数的12.6%。外语类高校和专业就更明显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女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8%左右;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这一数字更高达75%。
如果说,在大多数人眼里,文科类专业女生占多数见怪不怪;在综合性高校的偏理科专业甚至理科院校里,女生人数的迅速上升就显得典型了。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党志告诉记者,该院研究生也出现了女生占多数的状况。就他目前所带的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一共有16个,其中就有9个是女生,占了其中的一半以上。
三原因造就“女儿国”
此外,学历越高女生越多。截至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
女生在心智上成熟较早,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伟民认为,这确实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能说现有的教育制度就适合女生发挥,只能说目前我们的考试方式、大学课程、评估方式偏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客观得到的后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中,出现了一定的性别对比。
女性独立自强意识加强,专家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任何一个家庭都愿意为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式,女儿也是家中的顶梁柱。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学习也不独为男孩的专利了。而现代家庭教育伴随着时代而产生的变化,左右着女性在心智上的成熟不但比男生更早,也比过去要来得更早。
就业压力导致追求高学历,“这是一个很实际的原因,也是促使很多女生去做出读研读博的无奈选择。”华南理工大学党志教授告诉记者,他手中的女硕士女博士有很多人都出于这个原因选择继续深造。本科毕业找工作,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女生只有通过提高学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高校女生比例迅速上升,带给我们的观察和思考,也许并不仅是追溯因由这么简单。在感叹高学历群体中女性崛起现象的同时,不少专家提醒必须注意分析这一现象的种种外延。(邱瑞贤 杜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