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人民文学奖于18日下午颁奖,今年题材宏大厚重的“主流”文学作品并未如大众所预料地获奖,相反是以《上邪》为代表的一批“边缘化”作品,因其对生活充满质感的触摸和想象力丰富的表达,最终获得本就应该很“人民”的“人民文学奖”。重庆诗人傅天琳的诗歌《六片落叶》摘得优秀诗歌奖。
据悉,本届优秀作品奖的评选方式,依然是作家、评论家与读者代表组成的九人评委会评选,由他们独立地进行审读和讨论。此届评委会由邓友梅、叶延滨、林白、张颐武以及三位读者代表组成,经过投票,最终评选出了9部作品。
评委会认为,获奖的三部中篇小说以不同的方式处理时代经验中的“困难”,做出了富于洞察力和想象力的表达。《奸细》既是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亦是对人的道德境遇和灵魂状况的追问;《空巢》敏锐地分析了时代的风俗变迁中人的情感挫折和伦理疑难;《上邪》则以执着、猛烈的态度重新书写这个时代的爱情主题。对获奖的散文,评委会认为,《黑暗中的阅读与默诵》将逼仄的底层经验与高度升华的精神生活并置,森严、浩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评委会陈述傅天琳诗歌获奖的理由是,其《六片落叶》镇定、优雅,视野宽阔,语言舒展,呈现了温情、纯粹的高贵品质。
凭借《上邪》获得优秀中篇小说奖的陈希说:“一直以来,我的作品因题材的边缘化而备受争议,是文学界的异数,我很意外能获奖。当然我不认为文学仅仅由主流和民间分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写作。”据《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李敬泽介绍,本届文学奖更偏向非主流、边缘化的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生活质感,对社会现象考察、对人的道德境遇和灵魂状况做了大胆的追问。他同时表示,《人民文学》接下来将给予诗歌更多的关注。 (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