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行业制造“工资虚低”假象
为了加大对收入过高的行业、企业工资分配的调节力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已发出通知,要求将高收入垄断行业工资浮动比例由0.75下调至0.6以下,即企业效益增长1%,员工工资总额最多可以增加0.6%。就此,有些垄断企业已经叫苦了。 据新华社
点评:哭穷和表功完全可以两本账。
权力模糊扭曲了招投标
在招投标中经常涉及政府部门的行政权、专家的评判权和监督部门的监管权。这些权力主体往往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结成同盟。比如,在医药招投标中,政府医疗卫生的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等等往往形成一种默契,在自身相关利益最大化后把高昂的医药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是导致药价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经济参考报》
点评:阻隔利益结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无”劳保产品走俏中国
厂里给我们发的劳保手套质量太差,每个月发一双,可只用半个月就磨破了,手被烫伤或划破是小事,本该是全棉绝缘的工作服,现在布料也搀了假,这可是危及生命的大事呀!”张师傅是兰州一家企业的电焊工,这是他对单位发放的劳保用品质量发出的不满之声。“三无”产品卖得俏啊!
据《工人日报》
点评:拒绝劳保用品伪劣化,企业工会组织勿缺席!
扯皮“废”了北京一条天然气管线
附近20多个居民区的居民苦等着使用洁净天然气,但一条由民营企业投资4600多万元、在昌平区北七家镇建成的经由居民区的22公里天然气中压管线,却因多家管理部门“扯皮”而没有天然气供应许可证不能投入使用,引起附近居民的不满。
据《新华每日电讯》
点评:扯皮误事竟成常事,人神共愤!
房地产暴利究竟有多“暴”
房地产业的暴利有多暴?绝大多数房地产商对此讳莫如深。财政部检查的3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79%,只是指出了隐瞒利润超过一半。那么,究竟每平方米的地价是多少?房屋的成本价又是多少?人们只能从一些感觉和表象上分析。
据《中国青年报》
点评:有此“暴”,必有人趋之若鹜。
点评人:严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