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9日下午2时,西安四浩庄32号西安铁路公安处五楼会议室,西安铁路公安处处长金勇在此间向媒体通报:经过数十天缜密侦查,西安铁路警方摧毁一贩毒集团,共缴获毒品海洛因1500克,黄发财等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入法网……
列车惊现1500克毒品
2006年12月1日23时55分,四川攀枝花火车站。一名头戴鸭舌帽的男子竭尽全力绕过工作人员的盘查急匆匆上了站台。稍顷,昆明开往西安的k166次到达攀枝花,向列车员出示车票,“鸭舌帽”顺利地上了11号软卧车厢的25下铺。
其实,鸭舌帽上车的一瞬间,担当k166次列车执乘任务的西安铁路公安处西安乘警支队五大队乘警长李刚刚就发现其在给列车员验票时的动作有些怪异,于是便“盯”上了他。
为了不引起“鸭舌帽”的怀疑,列车乘警欲擒故纵,按照惯例例行列车巡视工作。
10分钟后,即12月2日0时05分,从列车巡视完的乘警李刚刚和李绍泼来到11号软卧车厢的25下铺,“同志,请出示您的身份证,接受我们的检查。”鸭舌帽在身上左翻右翻,最终在携带的黑色提包里掏出了自己的身份证,递给乘警李刚刚,从他递身份证一霎那间,李刚刚觉察到鸭舌帽的手在微微发颤。“对不起,请您配合一下,Y省发生一起盗窃案,请配合我们例行检查。”“鸭舌帽”听到“盗窃案”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但看到民警头上的警徽,“鸭舌帽”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虽说列车乘警在查盗窃案,万一……想到这,鸭舌帽越发心里慌张,腿脚也站立不稳了,索性扒住车门向外冲。
乘警李刚刚说:“你先不要走。”鸭舌帽失语地说:“我…我……想解手。”
“你必须接受我们的检查。”已经堵在门口的乘警李绍泼将鸭舌帽牢牢地控制住。
说话间,李刚刚从鸭舌帽铺位最里头放着的黑色提包内发现用黑色胶带缠绑成长方形的四块可疑物品。
“这些是什么?”李刚刚单刀直入。
“普……普洱……洱茶……”鸭舌帽神色惶遽。
“普洱茶怎么是白色的?”李刚刚紧追不放。
“……不…不是……是…桂…桂…桂花…糕”迟疑半刻,鸭舌帽支支吾吾答。
“桂花糕为什么没有商标?”
鸭舌帽还是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这…这…这是我……帮别人带的……东西……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根据多年的经验,这些白色状物,疑似毒品。于是,乘警长李刚刚和乘警李绍泼,迅速将鸭舌帽带到餐车进行突审,经过初步盘查讯问得知:该男子名字叫王冬阳,(43岁,家是四川省眉山县人),自称携带的黑色塑料袋中4块白色状物为毒品海洛因,共计1500克。
案情重大。随着一道电波,案件迅速上报到西安乘警支队、西安铁路公安处、局……
兵分两路查根溯源
根据西安铁路公安局局长王广训“破大案、打团伙、抓毒枭、摧网络、断通道”的指示,旋即,西安铁路公安处成立了以处长金勇为总指挥,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处长白少强为副总指挥,并从刑警支队经济与毒品侦查大队、行动技术大队抽调10名民警组成“12·2”专案组。
根据白少强的分析报告,总指挥金勇果断做出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人马由刑警支队支队长于广燕负责,带领6名民警赶赴成都,与K166次列车乘警李刚刚和乘警李绍泼会合,进一步扩大线索。另一路由副处长白少强带领4名侦察员迅速赶赴昆明,根据疑犯交待的线索,取得昆明铁路公安局和云南省公安厅的支持深挖案件。
于广燕带领第一路人马迅速赶到成都,但审查犯罪嫌疑人王冬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王冬阳仍拿出一种侥幸心理,侦察员问东他答西,任侦察员怎么讲政策、讲法律,王冬阳都是答非所问。
“冬冬,你在家排行老大,你妈还在家等你回家呢!”当侦察员说到这,王冬阳不由自主低下头兀自抽泣开来,继而又放声痛哭起来。其实,就在专案组成立之时,已经掌握了王冬阳的家庭基本情况,于是,侦察员们趁热打铁,动员其戴罪立功。
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的王冬阳慢慢开口:让他带“货”的老板是一自称“老五”的云南籍男子,“货”带到武汉后老板自己去接,在昆明分手前“老五”给了他1500元的路费,为了便于联系,“老五”专门去二手市场为王买了一部手机,并为他办了一张临时卡号,还约定何时开机、何时通话,都作了详细的密谋。
专案组仔细对毒品的包装外形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毒品的包装和重量都类同于境外特定标准,这些毒品很有可能是从境外运过来的,这就意味这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的贩毒团伙……
当日下午13时,刚刚赶赴昆明的第二路侦察员顾不上辛苦,立即投入工作中,在昆明铁路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于14时获得一条重要线索,“老五”很有可能乘飞机离开昆明前往武汉,专案副总指挥、白少强副处长带队亲自指挥部署,在昆明铁路公安局三名干警协助下,参战民警分三组对机场内外进行监控、守候:一组对昆明去武汉方向的人员逐一进行调查比对;另一组人员在候机室的旅客中进行查找注意发现嫌疑人,再一组人员对下午前往武汉登程MU2906班机的旅客换登机证时进行查对,注意发现目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参战民警仍然没有发现嫌疑人,此时已是下午17时,下午最后一次班机起飞时间仅剩30分钟。然而,嫌疑人老五还没有出现……
老五并非唯一的“大鲨鱼”
难道老五得到风声,知道王冬阳被抓?白少强思前想后,认为可能性很小,要么是其他原因老五推后一天动身?要么是老五指派其他人前去武汉接“货”?假如说老五指派其他人前去武汉接“货”,侦查工作将更为复杂化。就在白少强思索间,一个个头不高、瘦瘦身材、面部肤色黑黑的体貌特征非常相似“老五”的中年男子从候机室的公厕门口出现了,就是他,他就是老五。白少强按耐住内心的喜悦,悄悄向侦查员们发出指令。
旋即,侦查员立即向老五靠近。
“老五!”“哎……”
侦查员郭大伟用云南当地方言对该男子喊了一声,该男子应声之后,发现情况不妙,撒腿就跑,就在这一瞬间,已经靠近他的另两名侦察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扑倒在地。
“老五”落网后。侦查员对其进行了两昼夜的突击审查,然而,“老五”除交代自己名字叫黄发财(男,40岁,傣族,云南耿马县孟定镇派卡组人)外,对伙同王冬阳运输毒品一事矢口不谈。
据侦查员调查:黄发财早在1991年就因贩毒被昆明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后改判有期徒刑,于2005年6月出狱,其具备一定的反侦察手段。
为了尽快打破僵局,专案组审时度势,兵分两组,一组由经济与毒品侦察大队大队长杜胜负责对“老五”继续加大审查力度。另一组由行动技术大队大队长彭庄带领侦查员进行外围调查,调取相关证据材料。
很快一条条信息迅速反馈到专案组。
12月4日,昆明铁路公安处看守所。副总指挥白少强与侦查员朱宁等再次提审犯罪嫌疑人黄发财。
任你怎么问,黄发财就是不说话。僵局,还是僵局。
“大鲨鱼”全部落网
就在这时,白少强将侦查员们从黄发财家中起获的11月6日至13日存储卡取款凭证单据摆在黄发财的面前:3万、5万、8万、不到一周时间,近20余万元现金被提取出来……
看到取款凭证单据,黄发财感到末日已经来临,不得不低下头,交待伙同冯学军等三人贩运毒品的全过程。
2006年11月21日凌晨7时许,黄发财从云南勐定中国边境潜入缅甸,中午在老街和一个叫“蚂蚱”的毒贩会面,商谈向中国境内走私贩卖运输毒品事宜。并从“蚂蚱”手中拿到四块境外标准规格包装毒品海洛因近1500克,当天晚上,趁夜幕又潜回中国境内。并打电话给王冬阳和冯学军(外号“大偏头”,男,39岁,傣族,云南省云县幸福镇幸福村人),接到黄发财电话后王冬阳二人连夜从昆明赶到勐定,第二天早上王冬阳和冯学军到了勐定黄发财的家,经过密谋后商定毒品由王、冯二人用鞋盒作伪装藏运毒品,于是他们三人一起乘长途汽车由勐定到昆明,为躲避沿途检查站,当日黄发财让王冬阳和冯学军负责去探路。23日早上三人吃过早饭后就搭乘长途汽车由勐定前往昆明,车到耿马河堤边防检查站前,王、冯二人下了汽车带上毒品超小路趟河水步行绕过检查站,又上公路等长途汽车到来,当晚他们到达昆明,在市内某某酒店开了两间客房住下,当夜三人商量将毒品销到何处去未果。24日上午黄发财租车到文山将毒品用鞋盒伪装包裹,交给了他的女朋友“沙沙”后,乘车赶往昆明机场准备乘机前往武汉找买家,当天下午14时,黄发财乘昆明飞往武汉的MU2636班机到达武汉。11月29日黄发财从武汉返回昆明,中午黄发财、王冬阳和冯学军在一家饭馆吃了饭后,又一同住在一家宾馆里,30日上午,黄发财和王冬阳离开了酒店,乘车到了文山,黄发财找到女友“沙沙”将藏匿在鞋盒内的毒品取出后又和王冬阳返回昆明,在昆明又待了一夜,12月1日黄发财为王冬阳准备好路费和手机后,王带毒品乘汽车到了攀枝花,2日夜购买K166次火车票拟到成都转车前往武汉,在列车上即被西铁警方查获。
据此,远在昆明的抓捕组在云南省公安厅和昆明铁路公安局、公安处的配合下迅速出击,于12月5日17时许,在昆明市新南站附近将最后一名嫌疑人“大偏头”抓获。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冯学军交待了伙同黄发财、王冬阳运输毒品的经过。
刘卫国 马红光 郭玉军 文/图
被抓获的三名贩毒嫌疑人
缴获的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