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铸就辉煌

——写在陕西省邮政公司成立之际

2023年10月08日

当,岁月的脚步走过那段艰辛而又难忘的历程;

当,开拓的双手翻开那页充实而又凝重的史册;

当,记忆的闸门涌出那股激越而又壮美的豪情;

当,站在陕西邮政独立运营八年后的今天,回首往昔,我们看到的是陕西邮政事业大厦的建设者一串串执着而又坚实的脚印;展望未来,我们看到的是新成立的陕西省邮政公司美好的远景。

8年时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仅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对于陕西邮政来说,却经历了困难与机遇同在、汗水与成功相映的拼搏岁月。

1998年12月31日,是辞旧迎新的日子,陕西省邮政局在当天正式挂牌开始独立运营。当时,全省邮政亏损额高达5.4亿元,总负债达8.93亿元,劳动生产率不到3.75万元/人,历年亏损挂账4.42亿元,银行贷款2.95亿元;全省2284个划归邮政的农村局所几乎全部亏损;全省邮政总资产29.5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6.55亿元资产,所分给邮政的资产大多是县以下网点的破旧房屋和陈旧邮运汽车,有9个地市和67个县局局房必须搬迁,企业生产能力低下,负担十分沉重。从此,陕西邮政围绕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正式迈开。

在市场中崛起

1999年元月,也就是分营之后的第一个月,省邮政局召开了全省第一次邮政工作会议。省局党组明确提出今后三年的总体发展思路——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思路确定后,陕西邮政开始积极建设明信片开发设计批销中心、商函设计制作中心、图书音像批销中心、邮政商品配货中心、集邮产品开发中心五大业务开发中心,建立、优化营销三大平台,完善适应市场和用户需求的经营机制的配套发展策略。即优化以营业窗口为主体的基础营销平台,以邮件揽收、投递、商品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大客户服务平台。本着“成行成列成系统”的原则,整合重组现有业务,具有创新意义的诸多产品将传统的邮政业务带进了更广阔的领域。延安邮资门票明信片的成功开发,都在全省乃至全国邮政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轰动作用。经过三年的搏击探索,在2001年年底,全省实现收差2926万元,如期实现收支平衡目标。

但是,扭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陕西邮政要走的是一条健康、持续、科学的发展之路。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陕西邮政业务发展策略也紧随市场变化而变。从2001年积极实施增收、节支、规范、盘活“四个一块”发展策略,到2002年后又陆续提出“强储蓄、抓邮递、推物流、促代办”、“强化核心业务,壮大新型业务,提升传统业务”的业务发展策略,在不断调整中适应市场的竞争。全省邮政业务发展已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扩张型”转变,业务结构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并趋向合理,经营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显著提高。到2006年末,全省邮政实现业务收入16.4亿多元,同比增长7.19%,完成国家局计划的102.85%。

储蓄业务一直是全省邮政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已经成为拉动全省邮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和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2003年,陕西邮政曾抓住发展时机,创出了10天净增17亿元、全年净增65亿元的好成绩。2005年通过政策调动、营销拉动、优化网点、结构调整,全年邮储余额年净增130.26亿元,位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到2006年12月31日,全省邮储余额达到551.538亿元,累计净增76.08亿元,余额年增长率达到16.00%,全省邮储业务发展取得了历史新突破。

为了推进业务的全面发展,陕西邮政积极改造传统业务,使老业务又焕发出勃勃生机。面对社会信函量的减少,大力拓展函件业务的内涵,衍生出邮送广告、账单、邮资封、企业金卡等一大批富有生命力的业务;面对用户对集邮业务的新需求,创新开发出企业年册、个性化邮票等新产品;面对汇兑市场的激烈竞争,及时改造引进电子汇兑,推出2小时汇款、实时汇款、西联汇款等。同时不断进军新的发展领域,开发出诸多如物流、代办、电子邮政等新型业务。

代办业务通过深化合作,加强技术支撑,在电信、保险方面取得突破。继2004年邮政代理保险业务实现代理保费4.15亿元,位居全省所有金融机构首位之后,2005年陕西邮政又通过信息技术建设使“邮保通”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实现了与多家保险公司后台系统的对接,邮政代理保险已经全面与中国人寿、太平洋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寿险公司,人保、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天安财险等财险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社会树立起了“保险到邮局、邮局更保险”的认识。

省委副书记、省长袁纯清为省邮政局局长马凤炯颁发最佳厅局荣誉称号奖牌

夯实发展基础

分营时全省移交项目多,资金缺口大。邮政生产在建项目有81项,除电信补偿的启动资金之外,后续建设资金都没有来源。综合计算网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业务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而当时全省邮政亏损5.4亿元,能力建设任务更加显得异常艰巨。

为了解决好陕西邮政的长远发展问题,省邮政局党组在分营之初就下定决心,知难而进,及时对分营时遗留的建设项目进行了梳理,集中力量保证在建项目建设。

截至2006年6月30日,陕西邮政储蓄网点全部实现联网,彻底告别了联网网点、单机网点、手工网点并存的管理模式,标志着陕西储蓄网点管理迈入科学、实时、准确的信息化管理时代,从而为进一步提高陕西邮储网点竞争实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省联网网点数达到1143处。其中城市网点284处,县城网点271处,农村网点588处。

以服务“三农”为突破口,到2006年底,全省邮政共建成邮政“三农”服务网点6020个,覆盖全省89个县区、6000多个行政村,服务能力和效果大大提高。同时,首批进入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298个邮政服务“三农”网点也通过初验。

如今,全省有1252个邮政局所开办了代办电信业务,建成专柜192个、专厅53个,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服务内容全、网点分布广,并能同时代收移动、电信、联通、网通话费的机构。到2006年底,全省电子化支局网点总数达到1195个,城市局所电子化联网率达到100%,自办局所电子化联网率达到75%以上。ATM机总数达到245台;POS机总数达到6750台;自助银行总数达到18处。网点终端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邮政信息网建设的应用成果体现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信息网已经与全国中心、与其他大区中心及地市中心联通,初步形成上联至国家邮政局、下联全省10个地市并覆盖县和大的乡镇的三级邮政信息网络。信息网的建设实现了邮政储蓄、电子汇兑、综合服务平台、代理保险、电子化支局、报刊发行、邮资票品、邮运生产指挥调度、办公自动化等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其中两网子系统、两网互通工程、银联卡2.0版本改造等项目还承担了国家邮政局的试点任务。这些建设成果又作用于业务的发展,从营业收寄、业务处理到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全省邮政“代”字号业务实现了“一站式”办理和“集成作业”功能,相继开办了代收话费、福彩资金、烟草款、农电费等代收业务以及代发工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代发业务。建设形成的生产能力,在全省邮政的改革发展事业中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用心关爱用户

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服务工作一直就是独立运营之后的陕西邮政的重中之重,八年来,陕西邮政建立了上下齐抓共管的“创佳评差”工作体系。

服务好与坏,用户说了算。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确保首问责任制和各项承诺得以兑现,省邮政局建立了内外结合、上下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体系。在内部监控方面,实施对通信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对邮政内部作业流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在社会监督方面,各市、县邮政局都建立了社会监督员队伍,采取召开座谈会、发征询意见函、上门走访等等,对服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广泛推行灵活的用工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对刁难用户、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服务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不符合星级标准的服务人员调离工作岗位,进行下岗培训。这些措施的实施,增强了企业和职工改善服务的压力和动力。

以活动贯穿服务工作。省邮政局年年开展“创佳评差”活动,各市局都要与省邮政局签订责任书。同时在2005年启动了为期3年的“邮政关爱用户,真情服务三秦”活动,第一年就带来了服务面貌的新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全省邮政综合用户满意度达到87.98分。

从2006年起,全省邮政展开了形象建设工程,从局容局貌、环境卫生、仪容仪表到接待用户、服务用语、服务流程等方面入手,全力打造邮政在社会中的新形象。全省共改造装修局所网点612处,重新喷涂和维修邮政生产车辆819台,更新门头信箱(筒)1438个,购置服务用品用具7712件。全省十个市局、四个专业局和西安邮区中心局均通过了省局形象建设验收组的综合考评。使用户综合满意度达到94.43分,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93分。全省有一个市局、两个县局荣获“2006年全国优质服务月”活动先进单位,三个市局荣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企业”称号。

真心关爱用户不仅要体现在服务的态度、意识上,变生、冷、硬的服务为主动热情的服务,同时还要体现在邮政服务能力的提高上,以不断满足用户和社会的新的用邮需求。为此全省邮政先后数次针对火车改点提速进行内部作业优化,使邮件的传递跟着火车提速而提速;对畅销报刊的提速,使我省西安市及四区四县进口畅销报刊实现早报早投,关中地区、延安市区、安康市区及42个县进口畅销报刊实现当日投递。不断提升业务功能,11185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实现了统一版本,用户只需要拨打这个号码,就可以进行业务的咨询、办理,特快查询,服务投诉,票务代理(订购火车票、飞机票、相关门票),鲜花礼仪服务,电话购物等。邮政储蓄绿卡能够在新加坡、泰国、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地区进行ATM取款和POS消费。对外推出了“EMS承诺服务”,因邮政原因使邮件传递超过承诺的时限时,邮政将退还已收取的邮件资费。构建了涵盖各个行业、地区邮政商函名址库,使企业发寄商业信函开展营销更具有针对性。时限加快、功能提升、公开承诺等等服务能力的提升,让人们感受到了邮政日益人性化、规范化、主动化、增值化的创新服务。

经过8年的奋斗,陕西邮政已经从一个生存能力较低、亏损严重的企业,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

截至目前,陕西邮政在发展进程中夺取了一项又一项荣誉:除了省邮政局连续八年获得“创佳评差”最佳厅局称号,连续三年被全省银行同业协会授予“诚信企业”称号,被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授予“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单位”称号外,省邮政局2006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集体类的最高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宝鸡市邮政局、西安市邮政局尚勤路支局被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分别授予“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单位”称号,西安、宝鸡、渭南市邮政局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王丹宜 刘公望)

请记住,陕西邮政独立运营后的八年,是陕西邮政历史上能力建设最快、技术进步最快的时期。透过这些建设成就,折射出陕西邮政八年来的发展脉络。

在陕西邮政公司成立之际,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陕西邮政事业奠基的人们!

上篇:没有了
下篇:用温情营造教师之家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3/2007031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3/12/2844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