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平凡中的璀璨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 安康供电局基建部专责陈先群

2023年10月05日

1985年冬,19岁的陈先群从四川成都水力发电学校毕业分配到安康供电局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在21年的岁月中始终以不变的情怀,默默书写着平凡的人生中不平凡的追求。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在刚工作的四年里,陈先群便参与了安康供电局110kV紫阳变电站、电力宾馆大楼及局江北油库迁建等几项较大工程的现场管理。土建管理工作是一项对责任心、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组织协调等多方面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陈先群非常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向理论求知、向实践求识。在原基建科土建组师傅们的指导下,他很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能独立开展工作。

1988年,陈先群调入物业公司,从事局容局貌整治、规划,生活用房基建等管理工作。当时的基建任务非常繁重,每项任务从工程的可研分析到工程的决算均要进行全程的介入。为了搞好工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陈先群广泛熟悉各类技术标准,全身心地扑在施工现场,严把质量关,认真抓好工程的验收工作,了解并掌握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潜心积累工作经验。

经过几年的工作磨砺后,陈先群感到要做一名优秀的土建专责光有对事业的热爱是不行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都不能适应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下决心读书、学习。1995年9月,陈先群参加了电力职大供用电技术专业函授班的学习。他用工作的间隙充电,把学习、提高当作充实自我生活的休闲,不断地将所学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又接连取得了电力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员的资格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人才培训中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培训合格证等一系列资质认证。

风雨作伴 与时间赛跑

1999年,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下,电网运营、输送瓶颈效应日渐显著,大量电网建设投资项目的上马和改造土建工程,使刚刚调入电网建设办公室的陈先群深感责任重大。责任感使他对自己所从事的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从策划、到创意、到制作、到最后的品味,像对一件喜爱的艺术珍品一样去精雕细琢。在电网建设的高峰期,陈先群不间歇地奔波于六个输变电工程的施工现场,为了保证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他从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抓起,积极参与可研编制、初步设计审查。在施工时,把好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验收关,对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设立控制点,进行质量监控,严格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和工程质量预检,始终保持施工过程中工程总体安全质量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记忆中,无数的深夜,他还在办公室查阅资料、研究图纸上的技术问题;无数风雨交加的天气,虽然已是一身疲惫,但他仍然风风火火地赶到土建现场,回想起苦并快乐着的建设过程,陈先群总是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勉励着自己,”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为什么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正是这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拼劲儿和韧劲,让他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并在不断地突破自我的感悟中享受着成功的愉悦。

2003年建设110kV瀛湖变输变电工程时,站址地质异常复杂,岩体风化程度很高,场区开挖高度达23米,高边坡多处发生大面积施工滑塌,整个工程面临很严峻的局面。陈先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利用的情况下,他查阅了大量技术资料,在施工现场挖探坑,随时观测地质变化趋势,积极与设计院联系,追溯了解了安康水电厂当年地质勘探的原始资料,确定地质是否稳定,并及时采取高边坡卸载和增加挡土墙等方法着力解决了高边坡整治工程的难题。2005年年末,正值330kV金州变电站电气与土建工程交叉作业的关键阶段。在一次现场检查,他发现在330kV设备回填区的地表上出现了几条相对规律的裂缝,这立即引起了他的警觉,根据多年施工管理的经验和对膨胀回填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很可能是回填时雨水过多辗压不到位而存在着工程隐患。经地质勘察部门钻孔取样分析确认,证实了陈先群的想法,各相关参建部门立即进行研究讨论并采取了加固措施,由于整治及时,避免了巨大经济损失。

大诺无声 挚爱无语

对于陈先群来说,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干得再多也不觉得累。自己不仅在拼搏人生的过程中的超越了自我,也愉悦了身心、定位了幸福人生,可就是亏欠父母、家人太多,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在父母身边,陪在家人的身边。

2000年陈先群的妻子下岗后为了支持他的事业,放弃了再次工作的机会,无怨无悔地在家照顾年幼的儿子和料理家务。在330kV金州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期间,为了把好工程质量关,他更是不分昼夜地奔波在工地上,从未休过节假日。在这期间,陈先群八十岁的老母亲因患病先后七次住院治疗,他也没能在病床前尽孝,妻子有病他也不能照顾,儿子由于他的早出晚归,有时几个周都见不着他一面,当有一天儿子在早晨临上学前,摇醒陈先群并问道:“爸爸,您这段时间到哪去了?”他满腹地苦辣酸楚哽在喉咙,拍着儿子的脑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他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把安康供电局第一个330kV变电站建设成优质的输变电工程,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对得起所有渴盼安康电力新纪元的人们。七年来,陈先群以牺牲全部休息时间来延展时间的宽度。为了适应工程精细化、科学化的要求,陈先群将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下来,仅在330kV金州变土建施工阶段,他就密密麻麻记下了整整五本工作笔记,拍摄了2000多张施工图片,撰写了十五篇施工不同阶段的工程报道,以最原始、最详实的资料为以后的工程提供的无比珍贵的借鉴。

踏平坎坷成大道,一路风雨一路歌,2005年、2006年,陈先群先后荣获了安康供电局“局内专家”的荣誉,2007年又获得“陕西省劳动模范”的称号。“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依然朴实无华的语言,依然恬淡的心态,依然繁忙的身影在座座拔地而起的变电站的余辉里渐行渐远……

上篇:扬振宁称紧拉翁帆手感觉很安全
下篇:为职工建设温暖的家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5/2007052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5/22/24231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