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提高科学管理能力 加快率先发展步伐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西安市地税局

2023年10月05日

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编者按: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构建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目标后,西安市地税局以此为启迪,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总局和省局的发展战略,适时提出了建设人文地税、活力地税、和谐地税的发展观,不断加快西安地税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步伐,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发挥税收职能、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乐章。

自1994年建局以来,西安市地税局已连续13年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组织收入任务,组织收入规模成倍增加;年度组织收入由建局初期的8.72亿元攀升到2006年的118.26亿元,翻了13.56倍。该局还连续11年被市委、市政府和省局评为“目标管理责任制先进单位”及“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地市局”。2003年,被总局评为“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被国家文明委命名为“国家级文明单位”。2006年,被省法制办评为“全省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同时,全系统还创建精神文明单位178个,创建国家、省、市级“青年文明”号118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该局又刚刚获得了陕西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称号这一殊荣。

近年来,西安市地税局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提升思想境界、强化诚信意识、注重素质建设、体现人文管理、焕发工作激情、推动各项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提出了建设人文地税、活力地税、和谐地税就是加快西安地税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步伐,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落实“依法治税,兴税强省”战略,加快“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纳税服务

坚持科学发展观 不断加大征管改革力度

近年来,西安市地税局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征管改革力度,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推行全市范围内的税收属地征管,积极实施纳税人“一户式”征管档案管理,大力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试点,切实深化属地化征管和有奖定额发票改革,优化基金管理,加大征缴力度,“税费并举,税费同征”得到全面落实。

该局围绕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这一目标,自加压力,不断探索,全面构建起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属地征管,集中征收,一级稽查”的现代化税收征管新体系。围绕“税收法治化”建设重点,建立健全了税收执法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加强重点税源监控,重点税源户年缴纳税款已占到全局税收总量的70%。积极探索征管改革新路子,推行了属地管理、一级稽查、信息化建设、有奖发票等一系列改革。

2003年,全市地税系统实行了税收的属地化改革,拟订了《西安市地方税务局岗位职责标准和考核办法》,从考评职责、工作标准、实施程序、奖惩办法等8个方面做出了规定,对干部职工的劳动和贡献进行客观准确、公平合理的评价,有效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能力高低一个样”等问题。

2003年7月,率先在全省地税系统推行税收属地化管理制度,从根本上理顺了地税管理体制,扭转了多头征管、征纳关系复杂的混乱局面,优化了税收环境,提高了征管效率。

2003年9月份,在7大行业推行了有奖发票,从而使发票管理更趋规范,以票控税作用明显加强。据统计,实行发票改革以来,增收税款已超过10个亿。

2005至2006年,全面推行了规范化执法、精细化税费管理、信息化应用拓展、先进性党建、人文化兴税强局“五大工程”,重点谋求依法治税、干部培训、信息化建设“三个突破”,确保了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2007年,围绕打造人文地税、活力地税、和谐地税,提出了在税费收入的规模和总量、科学化和精细化税费管理、信息化应用和数据管理、干部素质和地税文化上实现“四个率先发展”的目标,持续推进西安地税事业实现全面进步。

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和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发展

1994年建局初期,全系统上下才仅有几台计算机,用途基本上仅限于打字或处理一些日常的报表。1995年初,在资金紧缺、人才缺乏的情况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探索和不断钻研,终于为市局机关和19个基层单位建立起了局域网系统,推广应用了1.0版本的《西安地税微机网络税收管理信息系统》。

1998年是该局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一年里,该局结合税收工作的实际和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确定了“以广域网络建设为龙头,以网络应用为重点,全面服务税收征管”的阶段性发展方针,并开始着手进行广域网建设以及基于这一网络运行环境下的相关业务软件的开发。随后该局又建立并开通了当时西北地区首家政府网站——“西安地税”网站。1999年年底该局建成的广域网系统一次性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并荣获了西安市科技成果先进奖。

之后,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和促进税收事业的全面发展,该局制定了《2003—2005信息化三年建设纲要》。提出了用信息技术覆盖、统领、服务、支撑和创新西安地税各项工作,举全局之力精心打造“数字地税”和初步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近几年来,西安市地税局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力度,目前,包括小型机在内的硬件改造、两兆网络线路升级工作已全部完成,“新一代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系统”已经在全系统各基层单位投入运行。开通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启动内、外部网络,有力支持了“税费同征”、“税银一体化”、电子报税、有奖发票二次抽奖等业务。市局已拥有小型机4台,服务器40余台,各种网络设备200余台,小型机联机交换处理的能力达到了每秒20万次。“数字地税”的整体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2004年10月到该局视察调研后说:“西安地税在科学化管理方面水平比较高,在全国也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文明服务 营造和谐的纳税环境

近年来,西安市地税局党委始终把“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推进税收工作的关键环节,既抓好对基层的服务,又抓好对纳税人的服务,不断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重点抓了四项工作。1、规范服务内容,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并从领导机构设置、服务内容、纳税管理及监督考核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使服务工作具体化、明细化、规范化。2、优化服务环境,构建服务平台。把办税服务厅作为开展纳税服务的突破口,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全面提升纳税服务环境的硬件水平。对全市所有地税办税服务厅的计算机设备进行了更新,普遍设立了绿色服务通道、电脑多媒体查询机、便民服务台等,推行服务超市和一厅式办公,力求在办税服务大厅内解决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缴纳税款、领购发票、审批申请等各类涉税事宜,使办税服务厅成为展示良好服务形象的窗口。3、完善考核体制,强化监督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向社会公布税务行政审批项目的内容、条件(标准)、程序和时限等,增强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实行社会监督制度和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强化监督制约。二是建立完善以市局机关监控和考核为主的监管体系,确保纳税服务工作能在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将纳税服务质量考核作为创佳评差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开展纳税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以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优化税收环境,树立地税良好形象。4、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该局始终把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作为搞好新时期纳税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密切国地税之间的协调沟通,共同做好纳税信誉等级评定管理工作。在严格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公平、公正、严格的评定原则,对全市所有纳税人的纳税信誉等级进行了认真评定,评出了110户A类纳税人和其他B、C、D类纳税人,同时,对各类纳税人在征管信息系统中进行了标识认定,在日常税收征管中对其实施分类管理。

今后一段时期,西安市地税局将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下大力气清理、简并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各种报表资料,避免纳税人重复报送。推行多元申报方式,进一步优化现有网上申报程序,在有条件的企业纳税人当中逐步开展网上申报业务。拓展缴税“一卡通”的使用面。推行短信提醒服务,使纳税服务的形式更加贴近纳税人。优化办税服务厅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税法宣传、咨询辅导、办税服务、政务公开等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行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首问责任制。坚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办税环境。

另外,据记者了解,2007年第一季度,西安市地税局已组织入库各项收入38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入库26.9亿元,社保及各项基金费入库11.4亿元,同比增长19.3%,提前12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冯宏民 刘宗锋)

上篇:找寻开启市场的“金钥匙”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5/2007052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5/24/24237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