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一些高校的校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面孔的“外国留学生”,他们不熟悉自己“国籍”国的情况,不会讲“本国”话,相反他们操一口流利的中文,自己的父母亲戚仍然生活在中国的某个省市。他们是一群“跨国高考移民”,他们的外国身份是用可观的钞票换来的。跨国曲线高考的方式,让他们逃避开残酷的中国高考竞争,甚至轻松敲开了名校大门。他们用金钱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也暴露出中国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制度问题和监管漏洞,“20万让你的孩子进某高校。”
“怎么可能,我的孩子都上不了400分。”
“这你就别管了,我们自有办法,到时候你拿正规的入学通知书就行了。”
这是在中国高考来临前夕,一位考生家长向记者转述的她与一个移民中介公司的对话。据考生家长透露,中介公司这种“通天的本领”就是给考生办理外国身份,然后再以外国留学生的名义进入某高校就读。因为外国留学生不用参加高考,有资质的高校在录用外国留学生时,都有高度的自主权。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越是临近高考,“跨国高考移民”的“生意”越兴隆。
“跨国高考移民”也被称为“国际高考移民”,这些人生长在中国,在中国读书,只出了几天国甚至没有出过国,却以“外国人”的身份申请进入中国高校。按照中国高校招收留学生的条件,只要学生持有高中毕业证、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六级证书、外国护照,就有资格以外国留学生身份申请进入中国大学就读。实际上就是成绩差的中国考生父母,通过钻法津、政策空子,变身“外国人”,为自己的孩子寻求另一条“曲线高考”的路径。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假留学生问题曾经做过表态:如果使用伪造和变造的护照或者明知所持系伪、变造护照却继续利用其谋取相关利益,都是触犯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必然会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依法处理。
但目前查出的都是真护照,所以不会有人受到处罚。
(陈煜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