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在开展最基层的农村工作中,用创新的工作理念和不屈的开拓精神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不平凡的乐章。他就是靖边县席麻湾乡高渠村党支部书记高冲。
1988年,高冲以几分之差高考落榜,因家境困难不能重读,便在村办小学当起了一名民办教师,四年后他担任了高渠村小学校长。自此,高渠小学连续十几年在全乡小学教学评比中名列前茅。2002年春,高渠小学的校舍因年久失修变得破烂不堪,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高冲做了个大胆的决定,邀请本村在外地或县里工作的乡亲,举行一个茶话会,请他们为修建校舍献计出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高冲的四处筹集下,投资22万元修建了22间楼板房教室,硬化校园地面4000平方米。
2003年,高渠村原任老支书退休,全村人毫不犹豫地选择高冲担任新支书。上任没多久,高冲多方筹资21万元,动工修建了村委会办公场所。面对高渠村3000多亩农田没有一亩水浇地、大伙仍在靠天吃饭的实际情况,高冲带领全村群众两年内打成灌溉井13眼,安装变压器5台,架设高低压线路18公里,铺设地埋输水管道8公里,安装喷灌设备13套,使全村旱地全部变成水浇地。乘着国家发展农业综合项目的东风,高冲又多方筹资14万元,在六个村小组里各建起一个自来水厂,铺设了12公里的自来水管道,使全村家家户户吃上了安全、卫生、方便的自来水。
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他发现高渠村的无霜期比其他乡村短。在他的不断劝说下,全村农民种起了夏洋芋,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可是2006年9月8日的一场霜冻灾害令高渠村的玉米减产,使高渠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五千元的目标减少了一千。于是,高冲痛下决心,引导农民修建温棚拱棚,这样不仅从根本上防止了霜冻灾害的侵袭,而且可以增加一季作物的收入。在他的号召带动下,高渠村已建成20多个温棚,预计在今年底可建成100个拱棚。
高冲的每一次努力、每一份耕耘,都体现在高渠村的家家户户、田间地头。他不仅是高渠村的骄傲,更是靖边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吴志杰 史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