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再过上三五年,植被长上来,一定会很漂亮的。你从喧闹的城市来到这静寂的园林中,人与自然的交融,静下心来,再去观赏2200年以前的兵马俑,那种境界一定是很融洽和谐的。因此,我们有责任把这件事情做好。
吴永琪说:这几年,兵马俑博物馆在发展,职工的队伍也在壮大,在管理上,人才就显得尤为关键。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就是这个道理。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一个单位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1974年建馆到现在,我们的成绩是建在前辈的基础上,他们做的很好。博物馆要转型,当时就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员。1987年我当副馆长,就提建议,从各种学校进人,要多学科。馆里就进来不少人,各个学校的人带来不同的风格,促进了不同的学习风格的交融。我鼓励大家多学习、多写文章、多开业务会研究问题。馆里的学术活动非常的活跃,大家的心情也很舒畅,员工的素质提高了,还出了不少的书。在科研成果上我们也出了很多的奖,从省上到文物系统、到国家级的都有,十几项。最高的是你看到的“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就有两次,这在博物馆界是没有的。一次是1997年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另一次是2004年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都是我主持的项目。秦兵马俑博物馆已成为国家文物局第一批重点科研基地。因此人才的培养也是有成就的,职工在外获得成就,馆里为其出资配套。服务保障系统也做得很好。我馆还取得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也是全国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单位。去年通过了国家旅游AAAAA级景区的评定。
吴永琪说:我作为十七大代表,身感压力很大。我省是文物大省,有兵马俑这样一个品牌,我才当上了十七大代表,这是必须要说清的。有很多同志比我做得好,但我是代表一个方面。我要很好学习胡总书记的报告,我有责任把文物系统这几年存在的问题及想法,在党代会上提出来。并和同志们一起,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把文物工作再向前推进。还要把十七大的精神带回来,落实到工作实际中。我对秦俑博物馆的工作充满信心,下一步,面临着秦始皇遗址公园的建设,共2990多亩。如征地顺利,我们会抓紧时间建好。遗址公园开放时,将会形成以秦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遗址为依托的遗址公园。我们会把工作做得更好,不会辜负三秦父老的期望。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