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让山里的劳动力走出去

商洛市总为农民工培训出钱出力

2023年10月08日

8月20日,在商洛市总工会镇安县农民工培训基地,家政专业的学员正在苦练烹饪技艺。 本报记者 薛生贵 摄

本报讯 8月20日,商洛市总工会主席郭小川在镇安县农民工培训基地揭牌仪式上说,全市首个农民工培训基地的建成,将使商洛劳务输出逐渐从传统的体力型结构向技能型结构转变。今后,该市农民工培训基地的目标是:培训一个、输出一个、成功一个。每培训一人次,市总工会补贴300元。

家政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月工资在1200元以上,市场前景比较乐观。“镇安家政女”是我省继“米脂婆姨”后打造的又一品牌,其输入地固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据悉,在北京,镇安家政女非常受欢迎,每次受雇人员都在100名左右。可是镇安不少家庭不愿意让孩子外出从事家政工作,大致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观念保守,不希望孩子外出;二是认为女孩自我保护意识差,外出打工不安全;三是怕孩子外出打工拿不到应得的工资;四是认为家政工作是卑贱的工种,不愿意让孩子侍候人。为此,商洛市总特意制作了电视宣传片,让一些在外地成功就业的家政女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从事家政工作的经历。

今年5月,商洛市总工会与丹凤县一位劳模联合创办了就业学校,开设了全市创业培训基地,该基地重点向学员讲述创业理念、鼓励学员创业,目前已培训学员117人,其中8人创办了企业,并取得可观收益。8月,他们又在镇安县成立了家政女培训学校,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专门从事家政培训。培训时间为3个月,涉及婴幼儿护理、病人护理、烹饪等10门课程。首期就有97人报名参加。据悉,今年下半年,农民工培训基地计划培训300人,生源覆盖镇安、山阳和柞水三个劳动力输出大县。

双向维权对外出务工者十分重要。商洛市这两所学校培训的学员结业后,都将加入工会组织。他们的就业方式采取集体劳务输出,学员到了输入地,立即加入当地工会组织。随着劳务输出人数的增加,商洛市总工会将在劳务输入地会员中设立维权负责人,负责收集会员工作中的信息,并及时反馈。

本报记者 薛生贵

上篇:广告
下篇:为西部环境治理献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8/20070829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8/29/27563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