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29日
头版
01

为西部环境治理献计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

“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西部一些省份生态环境脆弱的被动局面。就拿陕北黄土高原来说,“山川秀美工程”已使这儿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人们富裕了。而提出“西部生态与环境治理要以恢复其自然面貌为原则”科学思想的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

今年65岁的安芷生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先后主持完成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重点项目6项,在专业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年过花甲的他仍坚持在科研一线工作。他带领研究人员建立了黄土高原风尘堆积沉积通量变化所反映的内陆干旱化的演化序列,发现晚中新世纪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逐步增强的趋势和有意义的干湿波动。他们还将黄土高原现代植被同位素示踪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应用于过去环境记录的研究,发现黄土高原地区C4植被的增加与半干旱地区暖季节季风降水有关联,与C02浓度关系不突出,明确提出即使在相对暖湿自然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植被仍以草灌为主。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他指出黄土高原植被重建和恢复仍以草木和灌木为主;河谷地和坡地可以以木为主,国家退耕还林(草)的方针要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和地貌条件,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根据研究,他通过地学部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在黄土高原地区贯彻中央退耕还林(草)方针的若干建议》的咨询报告,对中央和各地科学决策、大力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安芷生研究员还不遗余力地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他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科学委员会中,首先提出并负责了全球粉尘/铁联系计划,通过和全球10多个国家20余名科学家的合作,系统地论述了沙漠粉尘、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全球联系。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