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从“三项承诺”开始

——陕西工会探索与实践“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系列报道之二

2023年10月08日

10月30日,陕西武功县南仁乡何家村,特困职工何远朝母子终于从岌岌可危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的红砖平厦新房,陕西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又送去了困难补助金6000元,温暖和感动就在这个村子洋溢,感染着每个人。

何远朝原是陕西省柴油机厂研究所职工,患有精神分裂症,后因单位濒临破产,被送回老家何家村休养。其母年岁已高且患有脑血栓后遗症,母子俩就靠何远朝每月400元病退金维生。今年6月,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知道后,会同省机械工会、咸阳市总、武功县总及厂工会等,筹措了13500多元。很快,村支部带领村民义工队,用救助款为他们建起了新房。

这件事在村子以及更大的范围被乡亲、职工传为美谈。但对陕西工会来说,只不过是经常发生的平常事而已。

2002年7月,陕西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郭永平代表全省工会面向全省职工喊出了掷地有声的口号——“有困难,找工会”,要求全省工会履行对职工的“三项承诺”: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没饭吃没衣穿,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的孩子失学,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因生活困难发生意外。

当时,这在全国都是比较早的,在西部更是如此。但这个口号的响亮喊出,不光是基于为职工办实事的胆识、责任及深厚感情,更是基于多年探索实践“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必然。陕西是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省份,而国企改革改制的任务又很重,困难职工群体自然比较大,这就要求工会在宏观上、源头上维权的同时,必须对大量的各种特殊、突发因素造成的一个个困难职工给予具体、直接的援助,从而把党的温暖送到角角落落。也正是从这时候起,陕西工会对困难群众的援助、对职工具体权益的维护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仅仅两个月之后,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成立。紧接着,援助中心以网络状向全省市县延伸,最终形成了覆盖全省11个市(区)以及67个县的“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独具陕西特色的维权帮扶网络。以此网络为中心,陕西省总整合资源,使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把信访接待、就业服务、职工热线、法律援助、爱心助学、医疗及生活救助等,全部纳入援助中心职责范围,使广大职工只需面对援助中心就可得到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以此援助网络为平台,陕西工会敞开大门向全省职工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用一次次的个案援助、帮扶担起了“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落实着“三项承诺”。至今,三个“决不……”的承诺仍然高悬在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接待室的墙上。每天,工作人员都热情、耐心地迎接着一个个来访的职工。“三间办公室里,解决职工万千难题”早已被传为工会援助职工的美谈。

五年来,各级援助中心共接待帮助困难职工(含农民工)46.8万人次,对7.2万名困难职工实施了生活救助,金额达2130万元;对下岗职工实施技能培训12.6万人,职介15.7万人,帮助实现再就业7.7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4805名;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共筹资4121万元,资助困难家庭学生5.7万名。其中,省总本级2002年至今年9月底共接待职工来访8.78万人次,对2.5万多困难职工实施了救助,救助资金达853万多元;处理信访事案6000多宗,向其中的416名职工提供了法律援助和服务。

(下转四版)

上篇:房子不再漏雨了
下篇:自主创新助飞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1/2007112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11/28/27470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