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她用行动诠释人间真情

2023年10月05日

旬阳县金寨乡有一个特殊家庭:大儿子、二儿子、大儿媳既是智障又是哑巴,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老两口临终前含泪嘱托小儿媳,希望她能照顾哥嫂。

20多年来,这位普通的山里媳妇和丈夫风雨同舟,尝尽生活酸楚,精心照顾哥嫂全家,用孱弱的身子给哥嫂撑起一片天,并将哥嫂的几个孩子抚养成人。大山深处的这位“好儿媳”,用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的人间真情,感动着当地许多村民。

近日,我们赶到金寨乡郭家湾村时,年近50岁的刘世权正和丈夫干着农活。“世权年轻时可是个俏媳妇,她嫁到郭家湾村上不久,公婆家里就穷得快揭不开锅了。”一村民说,但最让刘世权喘不过气的是公婆相继去世。

22年前,婆婆突然病故,公公因经不住打击也一病不起,不久也撒手而去。而留给家里的是,两个智障的哑巴哥哥,一个有智障的哑巴大嫂,一个嗷嗷待哺的侄子。

刘世权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丈夫望着低矮潮湿四面透风的空房,满面愁容。一个刚20出头的“新媳妇”突然遇到这么多事,她的脑子里乱成了一团麻,甚至想到了弃夫而去。“但每想起公婆临终时,含泪说出的让我帮帮这个家,照顾哥嫂的嘱托和遗言,我的心就软了。”刘世权说,“当时这个家已支离破碎,自己不去照顾他们心里真的过意不去,要是撒手不管就是作孽啊!也许,这是我的命。”

从此,这对年轻的夫妻便承担起全家大小6口人的生活,之后还为二哥娶了媳妇。

刘世权说,十几年前她生个女孩后再怀二胎时,突然发现哑巴并智障的二嫂也怀孕了。她感到高兴的同时也犯起了愁。“当时家里已有两个孩子,如果我和二嫂分别再生个孩子,家里就养活不起了。”刘世权说自己要是坐了月子,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去照顾哥嫂了。

刘世权思量再三最终作出决定,趁丈夫不在家悄悄去了卫生院,做掉了孩子。“大哥二哥这一生已经没有希望了,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孩子抚养成人。这样,才能对得起死去的公婆。”昨日下午,刘世权的丈夫说,这些年来妻子跟着他吃了不少苦,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他很愧疚。

在刘世权的细心照料下,哑巴二嫂顺利生下一男孩。可由于二嫂也是智障不会带孩子,给孩子喂奶、穿戴的事情全由刘世权包揽了。晚上,刘世权至少得起来三四次,把孩子送到二嫂房间喂奶。

就这样,刘世权一年四季缝缝洗洗,含辛茹苦将大哥二哥及自已的孩子拉扯大。

郭家湾村支书说:“她是方圆几十里难得的好媳妇,他们几十年来撑着这个家,实在不容易啊。”支书说,刘世权多年照顾哥嫂并抚养侄子的事,早在当地传开了,感染着许多村民和年轻媳妇,村里人都很尊重他们夫妇。

前年冬天,刘世权大嫂哮喘病发作,三个月不能起床。医生检查后告诉刘世权夫妇,“要做最坏的打算”。刘世权一边忙着里里外外的活儿,一边寻医问药,想方设法医治。

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大嫂并不配合,有时将刘世权喂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刘世权比划着哄着她喝药。整整3个月,喂吃喂喝,在刘世权的悉心照料下,大嫂竟奇迹般地好了。提起这些事,泪水在刘世权眼里打着转儿,“我也想和别人一样穿上新衣服,做些轻松干净的活儿,但已嫁到了这里并和哥嫂成了一家人,我别无选择。”

刘世权说,这几年退耕还林后,村民已搬到山下,要是搬了家他们就没法照顾哥嫂了。大哥大嫂也都60多岁了,他们已着手为哥嫂准备后事。“我们也都会渐渐变老,趁现在还有劳动能力,一定会尽力照顾好这个家。”刘世权夫妇说,现在孩子们也都慢慢长大,家里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梁真鹏 陈顺日)

上篇:当好政府的一扇窗
下篇:家政公司被判担责返还中介费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12/29/24342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